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钦差大臣  (第2/2页)
鹤,几乎就是他在文臣中的唯一选择了。武将他倒是有一大把,但这种精细活上,宋世平还真不敢用。    “沈相,朕是敬重的。”    这是御书房中沉默许久后,响起的第一个声音。也为这场君臣奏对定下了基调。    “其他功绩不提,单是立储一事上,没有沈相当年的上书,现在坐在皇位上的,可能就是我大哥了。”    王鹤低着头,听得很认真,却不发一言。这种事情,不是做臣子的可以置喙的。    “唉!我那大哥!其实什么都好,就是没有为君之才!当年嫂嫂亡故一事,让沈相也看清了这一点。但看在眼里是一回事,能上书自省就是另一回事了。沈相的刚正,朕真心敬佩。虽然沈相从未认同过朕,但朕,可是一直认同沈相的。”    “臣一定彻查沈家纵火案,还沈相一个公道!”王鹤赶紧表态。    “查还是要查的,但要小心谨慎,不可大张旗鼓。越地新定不过几年,方有复苏之象,不可再使民心浮动。查出什么结果,也不必再写奏折,回京后亲自报与朕知晓。你可明白了?”    “是!微臣明白!”王鹤盯着自己的脚尖,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微臣斗胆,那沈家的一对遗孤该如何处置,还请陛下明示!”    “那两个孩子……已经十六岁了吧?”宋世平捋着短髯,随口吟道,“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这是《诗经》中《燕燕》一篇,乃是一首送别诗。微臣愚钝,不知陛下……有何深意?”    王鹤也是进士出身,诗词经义自是熟稔于心。可这送别诗跟沈家遗孤有什么关系,他实在是想不出来。    王鹤这笨拙老实的样子,倒把宋世平逗笑了。跟那些个老油条相比,宋世平还是喜欢这种诚恳勤勉的文官。    “没什么,这是那对遗孤名字的由来。十六年前,王卿还未入仕,不知此事也是应当。”    宋世平很快收住了笑容,思考权衡起来。良久,他才说道:    “既是沈相之孙,才学见识当是不凡。王卿此去,先观其人。若是人才难得,便保他参加科举。待考中进士后,朕自会封赏重用。若是个庸才,便不用理会。回头朕封他个偏远处的县伯,保他一生富贵就是了。”    大成皇帝的安排全是针对沈其羽的,沈其音一介女子,自然就被忽略掉了。而除了沈家的两个孩子,需要额外注意的还有一家人。    “朕的兄长,你也瞧上一瞧,看他平民日子过得如何。知璃和思珞两个孩子,也是不易。母后不忍,给他们备了些东西,你也一并带去吧。还有,把杨三九那奴才绑回来。给他传朕口谕:朕让你去送人,不是让你做狱卒,差事办完了不赶紧滚回来,是喜欢吹海风吗?”    听着是骂,但能让皇上用这种口气责骂,本就是一种恩宠荣耀了。王鹤记下此口谕的同时,也暗暗决定,这一趟差事,绝不能惹那个杨三九。不然被他进几句谗言,这官还有得做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