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五八零 画扇蒙尘 (第2/3页)
指派下人们收拾府邸,购买东西,装点打扮休憩房屋,几日间,弄得板板整整的,竟是有了几分复苏的迹象。 正月初四一大早,孙言之先去吏部和都察院报备了,见过了不少昔日的同僚。 这些人见了孙言之,多半是唏嘘不已,不痛不痒的安慰了几句。只是孙言之昔年执掌刑部,为官酷厉冷峻,着实是得罪了不少人,看笑话的也有,风言风语的也有,上来冷笑两声道一句‘孙大人竟然还能回来,可喜可贺’的也有。 孙言之却是只当春风拂面,一笑而过,丝毫不放在心上。 按理说孙言之这等被圣旨召回的官员自然是要去宫里面圣谢恩的,只是这会儿皇帝等人都是在燕山大朝殿。谢恩的事儿,只得延后再议。 然后孙言之便是去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地——皇次子潞王府上。 他本来就和潞王交好,只不过当时皇帝主意未明,这些皇子都都不敢如何放肆,行事都很是低调乖觉,哪儿像现在啊?个个明里暗里的拉帮结伙儿。 到了潞王府上,只是潞王随侍皇帝去了燕山大朝殿。这会儿却是不在府中,当初孙言之乃是这里的常客,跟门房等都还是很熟悉的。见惯了朱紫,那些门房见了此时穿着青袍的他,多少还有些不习惯。不过当年的情分总还在——而且潞王殿下乃是在这个事儿上出了力的,若不然的话,孙言之就不是被贬临安府那般简单了,只怕这会儿已经去投胎了。 见了面,情分还在,倒也客气,让进门房之中喝了茶,过一会儿,王府便是出来一个官员,乃是王府典薄。姓刘,名刚,这官儿不过是个区区九品而已,若是在地方上的那等大王府像是秦蜀周楚大明朝四大封藩的话,那多少还有些实权。但是当这等在京的闲散王爷府中的典薄,当真是芝麻一般了。不过他背后乃是潞王,这便就无人敢惹了,而且此人深的潞王信任,是以留守王府主持。 孙言之和他乃是相熟的,知道他乃是潞王的心腹。便是附耳上去,说了一番。 这刘典薄听着,面上喜色越来越浓,当下便是亲自修书一封,着人立刻快马送到燕山大朝殿。 接着孙言之又说了几句,刘典薄面现惊怒之色,连连冷笑,当下便找了个管事跟着孙言之回了孙府。 少顷,孙福和这王府管事便是一道去了顺天府,那顺天府还待拖延,王府管事亮明身份,当下便是皮里阳秋,夹枪带棒的一阵寒碜,顺天府不敢招惹他,只得唯唯诺诺的应了。 那王府管事却是得理不饶人,直说的口干舌燥,然后露出那等无赖嘴脸,往椅子上一坐:“今儿个不说明白,爷就不走了!怎么着,嫌弃爷不是个东西是吧?那等明儿个,让潞王殿下来跟您说道说道?” 最后还是顺天府推官出马,堂堂正七品的推官,也是权威煊赫的人物,却是陪着笑脸,承诺定然限期破案,还孙府一个公道,好说歹说的才算是把这位爷给送走。 两人出了顺天府,孙福自然是没口子的道谢,那王府管事却是猖狂惯了的,并不在意,哈哈一笑,拱拱手,两人自分道扬镳。 孙福此番大闹顺天府,也是觉得面上有光,一路回去,很是有些感慨,老爷当真乃是神人一般啊!才一回来,咱们立刻便是吐气扬眉!他回去这么一说,府中众人闻言,自然也是振奋不已,这孙府顿时便有了复苏的气象。 只是从孙言之进入潞王府,然后回府,然后出来,再到孙福和那王府管事大闹顺天府,这一幕幕,都是落在了周围监视的武毅军中人的眼中。 他们有的化作街边的小贩儿,有的乃是摆摊儿卖艺的,有的则是生意人模样,在酒楼的二楼靠窗处凭栏下望,一张密密的网,已经是罩了下来。这些消息很快便是汇总,送到了王泼三那里,王泼三却是看不出个所以然了,毕竟他们手虽然长,却是伸不到潞王府里面去。 因此把消息传给了刘良臣,刘良臣也是拿不定主意,只是有了上一次孙挺惹出来的风波,他是再也不敢怠慢这个看似已经落魄的孙家,当下便是吩咐下来,一定要加强监督,抽调人手,一刻不停的瞧着。孙府上的人去了哪些地方,见了那些人,一定要打探清楚! 用他的原话就是:“这个老孙子回来,定然是没好事儿,说不得得算计咱们大人!” 不过他们现在也不怎么害怕了,上一次出了事儿之后,不但武毅伯府内部扫清了蛀虫,刘良臣还立刻派人赶赴各地,清除证据,甚至是不惜杀人灭口! 孙言之若是还想拿上次那些把柄说事儿,最终只能落得一个诬告的结局……分割线……离岳。 循寿山西行,则密竹成林。其内乃是四方贡献的各种珍竹,往往本同而干异,又杂以青竹,故称作斑竹麓。其间有小道透迄穿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