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章 天才秀逸陆平原 (第3/3页)
减价“,这说法倒是不错的。” 被王生如此夸赞,陆机脸上微红,轻轻摇头,道:“不过是同道之人的夸大之语罢了。” “实不相瞒,太后的心思,陛下恐怕是不会答应的。” 这种话,王生倒也是毫不客气的说与陆机。 陛下不会答应? 王生这短短的一句话里面,蕴含的信息量可是不小啊! 陆机陆云两人对视一眼,两人眼中皆是有凝重之色。 “还望君侯明言。” 王生所处的位置,比他们更接近权力中心,知道的消息,定然是多的,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 “具体的消息,我还不能与你说,但有一点可以说的是,与太后的事情,不要表现得太热切。” 这已经是很直接的提醒了。 也是意味着。 太后并不能干政? 只是想了一下,陆机便想透了其中的关节。 以现在陛下的性情,太后要想干政,那不是痴人说梦的事情? 亏他们被仕途顺畅蒙蔽了双眼,一心只要讨好太后,却是没有想到这一层关节。 原本陆机是想,太后再如何说,也是陛下的生母。 总是要留一些面子的。 但是现在听了王生的话之后,在权力面前,面子这种东西,是可有可无的事情的。 而且... 皇帝会给太后面子,对太后,也不会做怎样的处罚。 但是对他们这些依附太后的人来说... 那就不一定了。 呼~ 想到这一点,陆机只觉得自己额头上冒着冷汗,背后都是凉飕飕的一片。 “君侯何以教我?” 看得出来,现在的陆机确实是有些紧张了。 “教倒是算不上,只是一些提醒罢了。” 哪里不算是教。 王生敢在这个时候特意给自己说了这样的话,陆机如何不知道王生的意思。 这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见面。 广元侯见他,绝对是有目的的。 结交... 更像是收服... 陆机心中是十分敞亮的。 “士衡兄原本是江东人士,来洛阳,恐怕也不容易,不如与我说说你的事情罢,至于本侯,我的事情,如今整个洛阳也知道了。” 谈心... 陆机轻轻点头,也是缓缓说出自己的往事。 陆机生于吴郡横山。 他出身名门士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其父陆抗亦为孙吴大司马,陆机为陆抗第四子。他身长七尺,声如洪钟。 年少时有奇才,文章盖世,倾心儒家学术,非礼不动。 凤凰三年,陆抗逝世,陆机与其兄陆晏、陆景、陆玄及弟陆云分领陆抗部曲?,担任牙门将。 太康元年,陆机二十岁时孙吴灭亡,他于是退居家乡,闭门勤学,累积十余年。 由于陆机父祖宗亲在孙吴都位居将相,功勋卓著,他深深感慨吴末帝孙皓抛弃祖业,投降西晋。便评论孙权得天下、孙皓亡天下的原因,又追述自己祖父、父亲的功业,于太康九年创作了《辨亡论》。 太康十年,陆机与弟弟陆云一同来到京师洛阳,初入洛阳时,二人志气高昂,自认为是江南名族,不重视中原人士,只拜访当时的名士、太常张华。 张华一向重视陆机的名声,陆机与张华相见便感到一面如故,他钦佩张华的德望风范,以师长的礼仪对待他 张华说:“伐吴之战,获得了两个俊士。“并把他们推荐给诸公,使得二陆名气大振。时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之说。 不过之后,陆机的处境却是变得堪忧起来了。 陆氏在吴中是高门,但是在洛阳,却是被看做是败国之家,无根之萍。 受到的冷落,就不足为外人道也了。 是故,陆机便与贾谧相交,成为金谷二十四友,为此,还被当时世人所弃。 之后,陆机与吴王亲善,仕途虽然不是平步青云,倒也是稳中有进。 直到贾谧倒台之后,陆机的仕途就彻底终结了。 实际上,金谷二十四友,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响。 他在朝中根基不显,因此受到的波及格外大。 不然,他也不会对太后的寿宴如此上心,对王生的相交如此上心了。 但是如今看来,他着急的做法,反而是给自己找来了祸事。 王生在一边静静听着陆机的话。 到这个时候,他觉得时机也成熟了。 该说的话,也可以直接说出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