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言明 (第3/3页)
,自然是有亲戚朋友的,这一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大内官亦是如此。 做了宦官之后,这些太监最想要的,当然是给自己留个后。 大内官还算是幸运的,入宫之前,便留了种,不至于真的绝后。 但他在宫里,宫外的事情却是鞭长莫测。 宫中,宗王与世家重臣,自然不屑与他这个宦官交流。 而且他在皇宫之中,即便是得到了银钱,也很难送出去。 是故他虽然是皇帝身边的贴身內官,反而家里人在宫外生活却不如意。 虽然不至于饿死,但是自己的孙子已经是到了蒙学的年纪了,却上不了私塾。 读不了书,莫非日后也入宫不成? “之前大内官托华统领,却被他拒绝了,我与华统领也有些交情,酒后之余,他与我说的。” 一听到华恒的名字,大内官脸上便显出怒气来。 前面他去求华恒,不想这家伙根本不想给他面子。 “如此的话,倒是麻烦君侯了,一应花费,在下会亲自承担,不需要君侯费心,倒是找个私塾夫子,便麻烦君侯了。” 他在宫里大半辈子,积累自然是有的。 在这种事情上,他可不想欠王生太多人情。 一个就够了,两个就太多了。 王生自然明白大内官的意思。 “如此的话,当然可以。” 看着大内官的背影,王生眼神闪烁不定。 要想影响皇帝,就得先收买皇帝身边的人。 原本王生是想要影响皇后的,但是因为琅琊王氏的原因,皇帝有些冷落皇后。 便是王生影响了皇后,也是没有多少用处的。 比起妃嫔,大内官陪在皇帝的时间,毫无疑问是更多的。 在太极殿中等待少顷,王生很快便见到皇帝了。 “臣王生,拜见陛下。” 见到司马遹,首先便是行礼。 皇帝司马遹看起来精神不错,昨夜是睡了一个好觉的。 “广元侯,你今日早早入朝,可有要事?” 王生轻轻点头。 “确有要事。” 司马遹跪坐在主位之上,对着身侧内监挥手道:“给广元侯赐座。” “臣,谢陛下。” 跪坐在鹿皮坐垫上,王生的话也是说出来。 “这事情,还是臣下估计不足,臣下原本以为,在洛阳的寒门士子不计其数,简单招贤之后,不说治国之才,三郡屯田的官吏,总是能够凑齐的,但前些日子臣下考校这些寒门士子,千人中,只有不到十个人是有真本事的。” 王生说的算不是很委婉了。 “你的意思是说,人手不够?” 王生轻轻点头。 “莫说是屯田三郡,便是屯田一郡,人手也是有些缺缺。” “只是,朕手下也没有可以给你用的人了。” 这是实话。 皇帝在罢免了半朝官员之后,朝廷原本的官员就不多了。 很多还是他从地方提拔过来的。 要给王生屯田的人,皇帝怕是做不到。 “寒门无人,只怕臣下只得去招世家之人了。” 明说了。 现在明说,不至于后面产生误会。 王生这句话说出来,司马遹果然沉默起来了。 “看来,这世家的人,朕不用不行,广元侯也是不用不行。” 在这个时候,王生其实有冲动要向皇帝献策科举制的。 但是想了一下,还是算了。 且不说皇帝会不会实行科举制,他说了这句话之后,说不定就被世家记恨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寒门之中,有才之士实在不多,他们无书可读,连字都不认识,如何成才?” “那你要选哪家的士子?” 司马遹静静的看着王生。 “臣下全靠陛下定夺。” 先探一探皇帝的口风再说。 “琅琊王氏在朝中担任官职已经够多了,不必选琅琊王氏的,其余,任选之。” 皇帝果真是在担心琅琊王氏尾大不掉了。 “臣下明白了。” 得到皇帝的这个答复,王生便好操作得多了。 就在王生准备退下的时候,皇帝却是出口挽留王生了。 “你今日来得也好,朕有件事情,要问问你。” 王生愣了一下,旋即止步。 同时心里也在想,皇帝要问他的问题,是什么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