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托孤(1) (第1/3页)
“张弘欺朕太甚!” 皇帝心火堆积,加之身体空虚疲乏虚弱,居然是直接吐出一口血出来了。 大内官见到皇帝都呕血了,脸上马上露出惊慌失措之色出来。 “快,快去叫御医,去叫御医。” 皇帝司马遹此时已经是倒在案牍之上了,在他前面,有着星星点点的鲜血,都是他吐出来的。 “陛下,陛下。” 大内官上前扶着皇帝,想要将皇帝唤醒,但是皇帝似乎是真的昏死过去了。 对于大内官的呼叫,他是一点反应都没有的。 很快,御医们便过来了。 他们见到皇帝昏死在案牍之上,再看到案牍之上以及地上的鲜血,他们的脸色都变了。 不少人更是露出惊慌失措之色。 这皇帝要是被他们医死了,即便这不是他们这些医者的问题,也会变成他们这些医者的问题了。 “大内官,发生了什么事情?” “陛下看了益州方面的奏报,被气得呕血了,你们赶快想个法子出来。” 御医们上前,为首的那个给皇帝诊脉,其他的则是在一边等候。 “刘师,如何了?” 刘御医摇了摇头,说道:“陛下身体空虚,本来就是亏空之身,现在又因为情绪大起大落,以至于乱了根本,现在需要下猛药去激一激陛下的身子了。” 猛药? 饶是大内官对于医药之事一点都不懂,也知晓对于病人用猛药的原因是什么。 陛下... 难道将要大行了? 不! “你们一定要将陛下救过来,否则我要你好看。” “大内官,事关身家性命,我这个做医者的,自然是会竭尽全力的,更何况医者父母心,若是能够医治好陛下,我日后的富贵也有了,我哪有不尽心的道理?”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大内官心中还是不放心。 “我会盯着你的!” 皇帝病重,现在甚至不清,会不会驾崩,这都是一个未知数,大内官现在的心很乱。 而他又不是那种会决断的人,要说出主意,他还有些本事,但是要处理事情,尤其是在他一个人独挑大梁的时候,他就慌了神了。 “去通知太后、皇后、还有茂王!” 为今之计,只有通知皇帝真正的心腹以及身边人了。 至于广元侯与琅琊王氏... 大内官作为皇帝的身边人,自然是知道广元侯与琅琊王氏都是受到皇帝忌惮的。 既然皇帝忌惮这两方势力,那么大内官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就不可能将这两个人唤过来。 马上有太监前去显阳殿与太后的长秋宫通禀。 谢太后在知晓自己的儿子病重的时候,先是慌乱,她现在的富贵可都是在他儿子活着的基础上的。 不过... 没过多久,谢太后便反应过来了。 “去通禀东海王。” 东海王司马越原本被皇帝赶到封国去了,但是因为他没有参与齐王之乱,之前又立有功勋,加之燕王司马彤死了之后,朝中宗室力量凋敝,仅仅靠一个茂王,根本镇不住局面,又加上谢太后在后面运作,于是乎东海王司马遹便被召入京师,如今做的是中书令。 司马越年少时就有很好的名声,为人谦虚而有平民的品德,受到朝野的尊敬。司马越最初以高密王世子的身份担任骑都尉,与驸马都尉杨邈、琅邪王司马伷之子司马繇一同在东宫侍奉讲学,授任散骑侍郎,后任左卫将军,加任侍中。 永平元年,司马越因参与诛杀杨骏有功,受封为五千户侯,升任散骑常侍、辅国将军、尚书右仆射,兼任游击将军。后再次担任侍中,加任奉车都尉,配给侍从人员五十人,并封为东海王,食邑六县。 现如今宗王势力衰微,谢太后也在宫中不得掌权,二者便勾连在一起了。 皇帝司马遹对此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然而燕王司马彤死了之后,宗王势力却是太过于削弱了,再立一个宗王标杆,似乎也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是故... 对于东海王入洛的要求,皇帝便准了。 谢太后先是去太极殿看望皇帝,见到皇帝病情严重之后,哭喊了几声,便又回到长秋宫了。 而另外一边,皇后王惠风知晓皇帝病重之后,先是一惊,然后脸上露出欢喜之色。 “陛下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