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托孤(7) (第1/3页)
“既然是要援救陛下,司徒可有章程?” 司徒府大堂中的众臣,想明白的都已经是开始出谋划策了。 就像是一句名言所说的那样,既然生活把你那啥了,那你也只能享受了。 对于被王衍召见过来的大多数人,他们已经是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跟着王衍,跟着琅琊王氏,若是琅琊王氏失败了,那么...他们今日到司徒府来的人,下场绝对不好。 既然如此,那就得给自己搏出个未来来了。 “诸位臣公,雒阳城内的军士,已经在我的掌控之中了,明日我将率领五千劲卒,与诸位一道冲击皇宫,若是宫中的人知晓过错,我等也不必动用兵戈了,若是不知悔改,那便只能刀剑相向了,毕竟,我们是要以最快的速度援救陛下,让陛下的身体恢复过来。” 这个清君侧的大旗还是要拿出来的。 至于雒阳城现在,肯定还是没有被司隶校尉刘讷掌控住的,但距离真正掌控,恐怕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而且,除了南营北营,原本驻守在雒阳城的守卫之外,琅琊王氏家中也是蓄养了不少门客,更有不少家奴,这些人说实在的,也是训练有素,在行军打仗中,或许不如南营北营的士卒,然而在壮壮声势,乃至于痛打落水狗这方面,甚至是比南营北营那些职业军人更加擅长的。 门客家奴,光是琅琊王氏,就能够聚起一两千人出来,加上其他世家各地庄园的门客家奴,合起来数千人马,那是绝对算得上的。 而且... 恐怕几日后,裴頠便能够在南营北营带出来数万人马,到时候,雒阳的局势便真正平定了。 偌大的皇宫,才多少个人而已? 期间驻守的士卒,至多一千多人,这还是往高了的估计。 况且... 宫城中粮草不济,王衍心中明白,他只需要将皇宫围住了,里面的粮草就难以为继了,说不定不用见刀兵,便能够解决皇宫之中的事情了。 当然... 这种事情,即便是王衍想做,敢做,跟着他的文武百官也不会做,也不敢做。 原因很简单。 皇帝还在里面呢。 他们打的旗号是清君侧,虽然在王衍的本意中,就是顺便将皇帝司马遹收拾了。 但是他围了宫城,想要饿死里面的人,岂不是将皇帝也一道饿死了? 那他这个清君侧的大义,却也就失去了。 大义还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对于聚拢人心来说。 听到王衍这番话,堂下诸臣各个脸色诧异,其中各种表情的人都有。 “司徒公,既是如此,那我便回去,将我府上的奴仆聚起来,虽然他们没有什么其他的能力,但壮壮声势,总是可以的。” “是啊,我也愿意出一份力。” “应该先攻下洛阳仓,再攻下武库,那么我们便有粮食武器了,天然便立于不败之地。” 更是有人在其中出谋划策,生怕王衍此时起事失败。 “诸位...此等消息乃是绝密,诸位可以手书一封信件回去,让家里面的人做些准备便是,我会让人将信送到诸君府上的。” 王衍当然是不能让这些人离开的了。 现在离开了,他明日起事的消息岂不是走漏了? 而且... 将这些人留在身边,也是有做人质的意思在里面。 若是你不好好配合,胆敢三心二意的话,那就将你的性命给留下来。 至于消息是否会走漏... 他召集了怎么多文武百官,动静肯定是很大的,宫里面的人要是不知道,那才叫一个奇怪。 当然... 知道他召集文武百官是一回事,知道具体的计划,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王衍的话一说,司徒府大堂中的文武百官当即聒噪起来了,颇有一副要闹大的模样。 “诸位,此事关乎诸位的性命,族人的荣辱,陛下的安危,非常之时,我也不得不用非常的方法了,还请诸位见谅。” 王衍都这么说了,下面的人互相对视一眼,别有用心之人也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