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天国_第六卷命运之诗第一百八十六章 科尼亚之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卷命运之诗第一百八十六章 科尼亚之殇 (第3/4页)

明的纪律感到诧异。

    历史上原本有着严明纪律的罗马军团随着时间的流逝,似乎已经在很早之前就消声灭迹,随之而来的是虽然勇敢却纪律涣散,甚至有时候比他们要对抗的敌人的残暴不遑多少的雇佣兵,接着下来的就是虽然数量巨大,可很多时候毫无纪律可言,以至看上去根本分不清是兵是民的农兵制度。

    现在的罗马军团的样子让人们似乎看到了只在过去的传说中听人提起过的那些军团的影子,同时圣基努贝之战也让这支经过兵制变革后,却始终未曾真正经历过大战洗礼的罗马新军,终于完全展现在了罗马人的面前。

    阿诺伊的确没有猜错,经过圣基努贝之战后的罗马军团的确也受到了创伤,将近六千人的伤亡让原本就比科尼亚人少得多的兵力看上去并有占据多少优势,这也是阿诺伊在其他人都已经因为恐慌而不知所措时做下的判断,正是这个判断让他决定继续留在罗马伺机反击,而不是仓惶渡河逃回科尼亚。

    不过,阿诺伊在做出这个看似正确的判断的时候却犯了一个他忽视掉的错误,也正是这个错误,让他对罗马人与自己的兵力对比变得过于乐观,那就是他忘记了与他交战的,是罗马的正规军团。

    当初哈德斯皇帝打破常规确定塞姆制时,所遭遇到的巨大阻力丝毫不亚于伦格试图进行土地变革面临的困难,罗马人那虽然越来越窘迫,但是却依旧骄傲的性格让很多将领公开拒绝皇帝下达的让普通民众成为士兵的命令。

    在那些将领们看来,只有经过真正训练的人才能成为光荣的罗马军团,尽管这些军团一次次的在战场上被人打败,可是让一群平时只会挥舞农具,可是到了战争时期就要举起长矛的农夫走进军营,这是那些将军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可最终哈德斯皇帝还是剔除了来自四面八方的阻挠建立起了一套独特的农兵制度,也正是这套在当时以至后来很长时间都行之有效的举国军制,让罗马度过了一次次的难关。

    农兵制已经深深的渗透进了整个罗马帝国的方方面面,即便这套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逐渐显得举步维艰,进而变得越来越难以对付发生的变化,可是它依旧在罗马人当中有着巨大的潜力。

    甚至所有罗马人都知道,现在的皇帝,就曾经是一个农兵

    所以,当阿诺伊认为他所面临的罗马军队依旧是那支在圣基努贝与之对抗的罗马军团时,他却没有想到,来自小亚细亚的大批农兵在这个时候成为了罗马军团用以补充之前所受到的损失的重要兵源。

    当初之所以急于发对对罗马的远征,这对阿诺伊来说其实也并不是个简单轻松的决定,可是除了为科尼亚自身的打算之外,罗马军制变革的消息也是促成他急于远征的原因之一。

    他对农兵制并不十分畏惧,可是新的军制却让阿诺伊看到了危机,他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罗马人会有一天重新建立起一支强大的足以能够对科尼亚产生威胁的军团,所以当听说年轻的罗马皇帝决定废除塞姆制训练新军时,他才决定在这个威胁还处于萌芽时就把它彻底铲除。

    阿诺伊相信年轻骄傲的皇帝为了彰显自己的威严,一旦开始变革就绝对不会再允许塞姆制这一古老而又变得逐渐无用的制度存在下去,更不会允许新制与旧制一起并行,因为如果那样无疑是对皇帝权威的挑衅,而做为一位苏丹的经验告诉他,无上的,唯我独尊的权威是一个君主必须拥有的。

    正是因为这个,阿诺伊没想到,或者说是不相信伦格会用农兵来补充他那支看上去不但拥有巨大威力,同时也是装备整齐,甚至有些美轮美奂的军团。

    甚至即便是一些罗马将军当看到那些衣衫褴褛,面目肮脏的农兵时也不禁有些心中厌恶。

    他们已经逐渐习惯了带领一支听从命令,盔甲鲜明,重视荣誉和责任,看上去甚至可以与一些艺术品媲美的军队,那让他们重新找回了属于罗马军人的尊严。

    不过皇帝下达的命令却把他们从那种梦幻里拉回到了现实当中。

    “所有人都是罗马人,也都可以拥有罗马人的荣誉和责任,”伦格向那些将军们解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