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军用飞机战史风云录_第2章 轰炸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轰炸机 (第18/20页)

2h的2倍,在海平面最大时速也达到1030千米,b-52h最大平飞速度不过如此。从参数上看,图-160的确更胜一筹,无论是飞行速度,还是起飞重量,都创下了战略轰炸机的世界纪录。就连大部分战斗机在进行远距离追击时,恐怕都不是图-160的对手,因为这些战斗机多不能长时间维持2马赫以上的飞行速度,而图-160则可以冲刺速度进行长跑。

    图-160也采取了可变后掠翼布局,后掠角可在20度~65度变化,对应翼展为55.7~35.6米。同时,该机使用了翼身融合技术,机翼内部固定端与机身形成大角度弧线,使飞机整个外形更加美观流畅,进一步提升了低空亚音速和高空超音速突防能力。此外,图-160在进气道前缘、机身前段等部位采用了透波材料或吸波涂层,座舱玻璃上采用了吸波网,发动机尾喷口进行了屏蔽处理,使图-160的雷达反射面积仅有图-22m的20%左右,达到了一定的隐身效果。

    图-160内置两个长度为11.3米的弹仓,可携带6枚射程3000千米的巡航导弹或12枚射程200千米的短距离精确攻击导弹,当然也可使用常规炸弹、鱼雷等武器。图-160航程约为12300千米,如果采用远程巡航导弹,那么几乎可以对美国本土任一位置实施打击,更别说实施空中加油后的威力了。因此,图-160被称为继弹道导弹、潜艇之后对美国本土威胁最大的武器。

    图-160如此强大的打击能力一是要归功于机身材料中的大量钛合金,在提升飞机结构强度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机体重量;二是由于该机优异的机载电子设备和火控系统,可在远距离发现地面和海上目标并实施打击。更有甚者,图-160还可以成为一种发射飞行器的特殊火箭载机,可将300~500千克的载荷发射到500千米高的轨道,或把50~220千克的载荷发射到1000千米高的轨道。

    凄凉命运

    从上述介绍可见,图-160是一款独具匠心、性能卓越的远程重型战略轰炸机,是人类航空史上的一件精品。

    1988年8月,美国国防部长卡卢奇访问苏联,在莫斯科以西64千米处的库宾卡空军基地终于见到了这种传说中的新机,空军少将福内尔甚至进入飞机座舱。采用白色涂料的巨型飞机进行了低空飞行表演,在天空中映出优雅清秀的身形,令在场美方一行大为震撼,为其取名“白天鹅”。

    但图-160结构复杂,研制进程艰难而缓慢,从空军招标到服役花费了将近20年。而在漫长的研制过程中,政治动荡则为图-160的前景雪上加霜。

    到了1986年该机服役时,苏联的国力已经无法支撑如此浩大的军工项目。图-160和an-70运输机、苏-27歼击机等精品名机一样,研制、采购与维护都陷入了僵局,原本100架的采购计划只生产了25架整机,装备图-160的第184轰炸机团甚至无法得到足够的飞行、地勤设备保障。到了1989年苏联解体时,乌克兰、俄罗斯分别得到了19架、6架图-160。

    乌克兰完全无法支撑图-160的飞行与维护,10架图-160在美国与乌克兰的销毁战略武器协议中灰飞烟灭,而俄罗斯喀山飞机厂尚未下线的3架图-160也没有了下文。1999年,乌克兰开始用图-160、巡航导弹等战略武器向俄罗斯偿还能源债务,俄罗斯也逐渐恢复了图-160的生产。根据2012年的报道,俄罗斯准备再生产14架图-160,使装备数量从16架涨到30架,一直服役至2030年,成为俄罗斯最具威力的空中战略武器系统。

    图-160“白天鹅”的命运不禁令人慨叹。任何顶尖武器系统的背后都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稳定的政治环境来保障,这也是冷战期间苏联在与美国的军备竞赛中从不相上下到紧追不舍、逐渐显得力不从心、最终全面落后的根本原因。

    2.13 b-2“幽灵”:傲视群雄的贵族战机

    20世纪70年代,美苏冷战如火如荼,苏联大力发展各种中远程防空导弹和高空高速国土防空战斗机,美国的“镇宅之宝”b-52难以穿越苏联严密的防空网。为了能隐秘地进入苏联领空进行突击,美国决定开发一种具有隐身性能的洲际战略轰炸机。

    秘密揭开

    最初,美国秘密地资助了两种战略轰炸机的研制,也就是洛克希德-罗克韦尔团队的b-1b和诺斯罗普-波音-沃特-通用团队的b-2。到了1981年10月,美国空军宣布b-2获胜。经过多年的修改和定型,1989年7月,b-2首次完成飞行。1997年,首批6架b-2服役。

    除了前后长达20年的研制时间,b-2也是全球最贵的军用飞机,总研制费用高达444亿美元,单价高达28亿美元,甚至超过同等重量的黄金。b-2也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保密程度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