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_第49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99节 (第3/3页)

道那些大儒也互有往来,正是因为此,宋廉臣才觉得事情难办。

    而且,宋廉臣觉得也没有必要掌控那些书院,仔细说来,那些书院开启民智,为国朝培养了更多有识之士,这对国朝来说是一件好事。

    从国子祭酒这个官职来说,宋廉臣觉得这就是好事,但皇上显然不这么想……

    那些大儒教出的许多弟子都在朝中任官,但这不代表着那些大儒是有心在朝廷争权的。

    在汪印还在雁西道的时候,永昭帝就想派人前去江南道,只是一直没有合适人选,现在汪印回来了,那就正好!

    汪印恭敬回道:“臣谨遵皇上命令,定会仔细筹谋的!”

    前去江南道,当然要做一番准备的,至于对皇上提某些要求,他还得想想……

    汪府斯来院内,季妈妈为叶绥收拾着行囊,边说道:“夫人,此番老奴就不跟随您前去了,老奴在京兆等着夫人回来。”

    季妈妈年纪大了,当初前去雁西道,是为了替叶绥提前打点雁西道的情况。

    如今,叶绥和汪印只是去江南道游历,她就无须前去了。

    “好,奶娘,你在府中好好歇息,等着我回来。”叶绥点头道。

    便是季妈妈没有这么说,她也不打算带着季妈妈前去江南道。

    奶娘年纪的确大了,就让她在京兆歇息便是了。

    赵三娘在一旁说道;“季妈妈,你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夫人的。只是……”

    她笑笑说道:“只是江南道的好山好水,季妈妈就不能见到了,我到时候一一说与你听。”

    叶绥听着赵三娘的笑语,唇角也微扬着,心中有些欢快。

    好山好水?

    突然间,她脑中似有灵光闪过,这四个字让她想到些什么。

    江南道的确好山好水,这是个物华丰饶的好地方,同样滋养了无数文采风流。

    然而,此时此刻,她终于想起来了,江南道今年是会出事的!

    即使今生前世不同了,但也不知道这些事情会不会发生,还是早作准备为好。

    当晚汪印回到斯来院的之后,叶绥便对他说:“半令,此去江南道,还劳你先做一件事。”

    第918章 先机

    叶绥所说的事情,乃是整修江南道水利。

    在赵三娘说出“好山好水”四个字的时候,叶绥脑中有什么骤然闪过,随后她终于记得了,前世永昭二十六年的事情。

    那一年,江南道的确出现了大事情。夏天之时,江南道连降暴雨,造成洪水肆虐,便出现了洪灾饥荒,导致民不聊生。

    随后,皇上令太子前去江南道赈灾,结果却出现了常平仓仓储空虚等事,令得江南道饿殍遍地白骨满野,太子遂因赈灾不力而被废。

    当她细细回想的时候,就想起了那首在京兆街头巷尾传唱的童谣:

    山好水亦好,千里无一稻,太子位不保……

    这童谣说的便是永昭二十六年的事情!

    太子被废后,国朝便正式进入了争储时期,五皇子、九皇子、十皇子和十八皇子等人都卷入了这场争储角力中,直到永昭三十七年,太子人选才最终定下。

    现在回头看过去,便发现江南道这场洪灾对朝局的影响有多深远。

    在这场洪灾发生后,朝廷当然会追查根源,发现这场灾祸不仅是天灾,还是人祸!

    江南道各种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常平仓空虚,这才是这场大灾祸的真正原因。

    “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本座记得,十六年河内道豫州也发了洪水,第二年工部官员奏请整修水利,户部划拨了巨大的银两用在此,持续了两年多时间才完成。”汪印这样说道,眉目间有寒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