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_第58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85节 (第3/3页)

从头到尾,他就不相信汪印会鼓动百姓行事、会杀了这么多百姓,如果汪印真的为了赚取名望而做这些事的话,那么汪印当初就不会进入已是一片死城的靖平县。

    不顾自身安危救下一城百姓的人呢,怎么会在几年之后才赚取名望?

    说不通。

    尤其还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局势如今明显对汪印不利,与天子争名望,汪印傻了才这么做吗?

    这些事情细想来都是针对汪印的,意在引起皇上对汪印的猜疑。

    ——只不过,这么简单的事情,他能够想明白,皇上却不一定会这样想。

    这些证据是指向皇后一系的,其实对汪印来说并不是那么有利。

    毕竟,在这个新太子尚未册立的敏感时期,因为纯妃的关系,汪印所站立的位置与韦皇后一系是不和的,若是有心人指汪印祸水东引或者别的什么,就不能取信于皇上。

    更重要的,是皇上内心的态度。

    他虽然不经常进宫,但是通过韩珠节和皇家暗卫的禀告,他也能够知道皇上的一些情况,他明白皇上最忌讳的是什么,最不满的什么。

    如今百姓竟然如此信服汪印,不管这背后是不是有人在做手脚,只要皇上确认了这一点,那么汪印……就危险了。

    第1106章 未知

    汤源所说的话,汪印自然知道,他也不会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汤源的禀告里。

    说白了,他不会把这些后续的应对仅仅放在永昭帝的态度上。

    在这个事情上,皇上的态度是可以决定一切,但是能够影响皇上的因素有太多太多了。

    这些百姓在汪府聚集,目前对汪府来说的确极为不利,但是还没有到最后定论,结果是怎么样还能有许多可为的地方。

    汤源看了看汪印,没有再说什么了,就想着将这些线索告诉禀告皇上,且看皇上的意思是什么。

    很快,汤源就通过韩珠节将所有的证据都送到了永昭帝跟前,当中重点自然是出现在邵家农庄和京兆百姓家中的那些承恩公府的仆从。

    永昭帝看了这些证据之后,顿时静默不语。

    从皇家暗卫所查到的这些证据看来,京兆佃农和京兆百姓之所以会出这么多事情,是因为背后有人在做手脚,这做手脚的人就是韦皇后一系。

    永昭帝也不是没有想过这是有人在刻意针对汪印,但是现在有确凿的证据指向了,他反而觉得此事不确定了。

    怎么就那么巧呢……

    这会儿,贤妃恰好走了进来,她看见永昭帝皱眉的样子,这样问道:“皇上,可是出了什么事情?不知臣妾可否为您分忧解难?”

    永昭帝没有什么犹豫,随即将韩珠节的禀告说了出来,末了说道:“朕接到了禀告,原来京郊农庄和京兆百姓这两处,都有承恩公府活动的痕迹。那些百姓去汪府跪求,可能是承恩公府所促使,爱妃对此怎么看?”

    贤妃听罢,沉吟良久才回道:“皇上,臣妾对这些事情并不知道,但是臣妾觉得有一点很奇怪:邵世善现在是尚书左仆射了,京郊邵家农庄算是邵家的府中事,他会允许承恩公府插手府中事吗?”

    贤妃的意思表示得很明确,就算是邵世善的孙女士十皇子妃,邵家和韦皇后一系也不能混为一谈。

    片刻后,她继续补充道:“皇上,您之所以擢升邵世善为尚书左仆射,想必也不是因为其与皇后娘娘有密切联系吧?臣妾想以皇上的英明神武,必定是因为对邵世善十分信任才擢升。”

    永昭帝想了想,点头应道:“爱妃所言甚是,的确是这么回事。”

    邵世善一直忠心耿耿,是他极为信任的人,所以才会被他委以重任,还将其孙女赐给了十皇子为妃。这些年来,其表现也让他十分满意。

    他相信邵世善是个聪明人,必定会分得清楚应该对谁忠心耿耿。

    换句话来说,如果邵世善是韦皇后一系的人,他定然不会对其那么信任和满意。

    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他在看到这些线索的时候,对通过邵世善指向韦皇后的线索感到存疑。

    邵世善和承恩公府什么时候密切到不分彼此的程度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