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87节 (第3/3页)
样十足的把握? 叶绥并不知道,永昭帝之所以不在寿康宫,并不是为了避开她,而是为了下一道旨意。 当她在寿康宫与贤妃交谈的时候,这道旨意已经出了宫。 第1110章 问罪旨意 负责传旨的,不是旁人,正是裘恩,可见这个旨意的重要。 裘恩奉着旨意出宫之时,便在宫门外见到了汪印。 他眸光闪了闪,因为手捧着圣旨,他并没有弯腰低头,而是直视着汪印,恭敬地说道:“督主大人,皇上有旨,还请督主大人立刻回府接旨。” 说话间,他缓缓移动着脚步,最后站成了一个脚尖朝内的八字型。 汪印眉眼低垂,自然是看见了这个脚型。 脚尖朝内,说明事情不妙,这个旨意定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如今阿宁还在皇宫之中,皇上为何会在这个时候下旨?这个旨意是什么? 皇上旨意已下,意味着无可更改,不管汪印有什么样的猜测,此刻所能做的,便是返回城西汪府接旨。 在登上马车之前,他看了一眼裘恩,见到了其眼中一闪而过的无奈忧虑——裘恩没能及时送出消息,说明这个旨意来得突然。 突如其来而不妙,到底是什么? 从京兆到城西的距离不短,在返回汪府的过程中,汪印有无数办法可以提前知道旨意是什么,如果他想的话。 ——可是他不想。 这个旨意已经出了紫宸殿出了宫,早知道半刻或者迟知道半刻,也改变不了什么。 况且,汪印隐隐猜到了这个旨意会是什么。 皇上先是让贤妃传唤阿宁进宫,接着就是突然下一道旨意,这道旨意不用细想都是有关京兆百姓突然发病一事。 缇事厂和齐适之所查探到的线索,已经经由韩珠节递到了御前,但是却没有任何下文。 皇上什么表示都没有,就好像没有接到过韩珠节的禀告一样……这其实已经能看出皇上的态度了。 只是,没有想到竟然会这么快,快得没有任何缓冲的时间。 皇上无视韩珠节的调查,就是无视了京郊京兆的真相,说到底,皇上还是不信任他,还是相信这一切责任在于他了。 并且为此还特地下了旨意,那就不是简单的问责了,而是一道问罪旨意! 汪府那辆漆黑的马车快速而平稳,很快就载着汪印回到了城西汪府,当汪府做好接旨的准备后,裘恩并护旨侍卫一行也来到了汪府。 汪印神容淡漠,和往常相比并无任何变化,仿佛这就是一道寻常旨意,毕竟,汪府接到的旨意太多太多了。 裘恩不敢看向汪印,他徐徐摊开了圣旨,努力稳住声音道:“缇事厂督主汪印,性颇奸回,迹非正直,宠待逾分,早践钧衡。亮弼之功,未能经邦成务;挟邪之志,常以罔上面欺……故夺督主一职,没汪府资财,以儆效尤!此谕。” 说到最后,裘恩声音艰涩,差点宣不出来了。 早前他在紫宸殿直接领了旨意就立刻出宫了,压根就没有打开看的机会,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个旨意。 这旨意上的每一个字,都刺着他的眼睛,让他不忍地阖上眼。 他知道那些形容都是假的,什么“性颇奸回,迹非正直”,厂公虽然领着缇事厂,虽然让人震慑,但是绝非性子奸邪之人,不然当初就不会救下曲大人一家; 什么“宠待逾分,早践钧衡”,也绝对没有这回事。当年厂公救驾有功,早年剿匪有功,并且极尽所能地削弱了大雍朝的势力,为国朝解决了心腹大患…… 这些罪词,压根就不能用在厂公身上,但却是明明白白的旨意! 皇上……不明! 裘恩握着旨意的手颤抖了起来,满心悲愤几乎难以掩饰。——汪府明里暗里那些缇骑和暗卫,也都是如此。 汪府的气氛,因为这一道旨意骤然压抑下来,无形的愤恨杀气交织在一起,让其余几个跟随而来的内谒者双腿都在打颤。 这个时候,汪印伸出手,淡淡地说道:“臣……接旨。” 果然,他所料的一点都没有差,这是一道问罪旨意,不管罪名是安砌的还是乱叠的,最后便是夺职、没收资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