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29节 (第2/2页)
官们虽然都有请立太子之心,却没有一个人在早朝之上启奏,还没有将此事摆到明面上来。 仿佛,他们在等待更为合适的时机,又或者,他们在等待最先启奏的那个人。 从龙之功谁都想获得,但当中的巨大风险,又让朝官们畏惧止步。 稍有不慎,便是倾家灭族的事情,不得不审慎再三。 汪印和叶绥也时常就此事而商讨。 “半令,朝中有这样的风向,倒使得大采选没有那么瞩目了。”叶绥这样道,为汪印添上了茶。 大采选同样关系着朝堂权力格局的改变,但是比起册立储君来,所需要的时间太漫长了。 朝堂瞬息万变,且这不是新君初立之际,朝官们没有那样的耐心,他们也不敢冒那么大的险。 如此漫长的时间,他们等不起。 况且,现在皇上这样的年纪和身体……册立储君就在当下了,这才是权力更替最快速最便捷的方式。 叶绥记得,太子郑重被废之后,朝中也兴过一次请立储君的风向,但跟她和二十一皇子都没有什么关系。 前世这个时候的他们,实在太弱太弱了,没有任何势力可以倚靠,而将他们视为棋子的南平顾家尚未有动。 他们就像被圈养在某个水潭的两尾鱼,只能任人摆布游动。 但这一生,二十一皇子已成为其中焦点,他们根本无法置身事外。 不管是为了自己的私心还是为了大安朝的将来,叶绥都希望储君会是自己的外甥郑云回。 今生的郑云回比前世的更好,也比其它皇子更为优秀,会成为一个好皇帝。 汪印点了点头,这的确是当前朝局的情况,缇骑们察知连平时稳如磐石的中枢都动了,可想而知底下的官员会躁动成什么样。 汪府倒是一片平静,汪印刚官复原职,且有左翊卫在汪府里面,他暂时并不打算动。 只是,有些时候,并非想不动就能不动。 二月了,天气仍旧是冷,叶绥拢了拢身上的大氅,捧起茶杯暖了暖手,看着汪印欲言又止。 汪印看了她一眼,淡淡道:“阿宁,有什么但说无妨。” 阿宁在他面前欲言又止,这很久没有出现过了,有什么是阿宁不方便说的吗? 叶绥放下茶杯,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说道:“半令,皇上的身子损耗得厉害,我与周太医都无能为力。” 她看向汪印,凤目中有着明显忧虑:“半令,皇上……撑不过一年。” 前世直到永昭三十九年年中,永昭帝才驾崩,现在只是永昭二十七年,就这样了…… 现在帝王的身体就像被剪了芯儿的蜡烛,看着燃烧得正旺,却很快就到底了。 一年,已经是最长的估计,他们得尽快最好准备了。 汪印沉默半响,张了张口,始终没能说出话。 撑不过一年……他虽然早有所感,但听到叶绥这么说,心中仍旧翻腾不止。 人命有时,即便是帝王,也得面对生老病死,况且皇上经历了那么多折腾,他不是医者都知道皇上身体堪忧。 竟然,会那么快吗? 皇上没有反对请立太子,是不是也察觉到自己的身体情况了? 汪印不知该说什么,只觉得狂风骤雨即将到来,这已不是他想不想动的问题了。 他垂眸看着茶杯,白皙修长的手指在杯底来回摩挲着,平素淡漠的神色显得越发冷。 良久,他才看向叶绥,目光复杂得难以形容:“阿宁,本座……你以为本座应该怎么做呢?” 第1188章 皆动 皇上已经撑不了多久,皇权的更替就在眼下,所有官员都会不由自主被卷进其中。 区别在于,对有些官员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对有些官员来说,则是一场大灾难。 预则立不预则废,对这种没有人能够避免的风浪,必须早作准备。 何况,还是汪印这样的人。 手握缇事厂的势力、娶了纯妃胞妹,就算他说无心参与皇权更替,谁会相信?谁又敢相信? 汪印自己也不相信,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心思是什么,更清楚自己要去做什么。 在册立太子这个事情上,叶绥和汪印很早之前就已经商量过,彼此已有共识。 他们带着郑云回前去江南道,虽然是受纯妃所托,但也有一丝那样的心思。 在正云回刚出生的时候,叶绥曾想过,这一世她的小外甥是不是还会成为太宁帝。 帝王虽然是天下至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帝王太难为了,尤其是要做一个贤能的帝王,太难了。 上,自然无需,但是下要对得起朝臣和百姓,这就得殚精竭虑,一刻都不能松懈。 前一世的太宁帝身体病弱,又经历了太多苦难,即便成为帝王,也少有开心的时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