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42节 (第2/2页)
,曾语焉不详地提及过长平塔的秘辛。 那个时候,皇上醉醺醺地说道:“半令,你知道西坊有一个长平塔吗?其实长平塔,是太宗皇帝的悔恨而已。父皇……也想用那样的悔恨来警醒自己,可是啊……” 可是什么呢?皇上并没有说。 但他在成为缇事厂督主后,曾派人前去查过,这些并不遥远的秘辛,其实还是有一些痕迹留了下来。 先帝年间,靠近京兆城中的京畿林蓟县,因为发生过一场严重的雪灾,又因官场混乱,出现了很多贪腐之事。 天灾加上人祸,使得蓟县民不聊生,最后蓟县百姓造反,最后国朝成立招讨司,先后往蓟县派去几次士兵,才将造反的百姓镇压下来,这就是永成之乱。 先帝是在永成之后后才下令建立长平塔的,还是在长平塔原址上建造,可是塔成之后,先帝却禁止任何人讨论此塔…… 后来皇上登基,也刻意不去谈及长平塔,长平塔就越发被人淡忘了。 就算是西坊的百姓,也不知道这座塔叫什么名字了。——这座塔的唯一作用就是挂着一些灯笼,在夜里显示西坊的存在而已。 汪印却从永昭帝的醉言和缇骑查探中,窥探到一丝长平塔存在的意义。 “殿下,长平塔,顾名思义,太宗皇帝当初建造这塔不过是希望天下太平百姓永安而已。长平塔建了毁,毁了又建,是代表了大安这些帝王的心愿以及遗憾而已。” “殿下,你仔细看看这夜里的西坊,用你的眼用你的心去看,除了一片漆黑寂静之外,还看到了什么?” 汪印的声音略沉,在高处夜风的吹拂下,这些话语听起来并不清切,但是奇怪的是,这一字一句,郑云回都听进了耳中。 他合上了眼,脑海中不断响起这些话语,好一会儿才睁开眼睛,仔细看着这片可以说是在他脚下的西坊。 他眼中所见的西坊,是一片漆黑;他耳中所听到的西坊,是一片寂静。 ——这是在刚开始的时候。 当他的心慢慢沉浸下来,用汪印所说的那样用心去看的时候,却有了另外一番感受。 长平塔下,京兆西坊,和他刚才所看到的夜里京兆,又有什么不同? 他从皇宫皇子所而来,在皇宫最高的宣政殿停留过,经过了朝廷重臣的府邸,也越过了寻常人家的院墙,又什么不一样呢? 万映楼中灯火通明,西坊街巷却是一片漆黑,为何又会这样? 他现在所立的长平塔,并不是最初的长平塔,被建造被摧毁又被重立,这长平塔的命运,其实是不是浓缩着国朝的起伏命运? 只是京兆一座禁忌的塔,也有其起伏波澜,那么西坊这里呢?那么京兆城乃至整个国朝呢? 夜风吹动着长平塔的灯笼,摇晃的烛光将郑云回的脸容都映得模糊,只映出了他眼中的熠熠亮光,似乎比摇动的烛火还要明亮。 在这夜深时刻,在这西坊长平塔上,在这夜风的吹动下,郑云回垂目看着这夜里的京兆,心潮涌动起伏,似有所悟。 而在他开悟之时,惊涛骇浪从远方直扑京兆而来。 第1210章 心愿 汪印直到天快亮的时候,才回到城西府中,而这个时候,叶绥早已醒来,正在等着他。 她知道汪印进宫去找郑云回了,心中始终挂念着这两个人的情况,一晚上都没有怎么睡。 汪印将他抱入怀中,低头吻了吻她的脸颊,柔声说道:“阿宁,本座回来了,再睡一会吧。” 他料想到今晚他不在府中,阿宁肯定睡得不安稳,但是此刻看着她眼眶底下的乌青,他仍然会止不住的心疼。 叶绥摇了摇头,往他怀里靠近了一些,嗡声道:“半令,我睡不着了,你和我说说话。” 她合上眼,嗅着熟悉的清冷气息,听着他的心跳,心绪渐渐舒缓开来。 几乎整个晚上了,半令怎么去了那么久? “阿宁,本座将二十一殿下接出宫了,带他去了很多地方,最后去到了常平塔那里。” 常平塔? 叶绥愣了愣,蓦然想起了常平塔是什么,不由得脱口而出:“半令,你和云儿去了常平塔?为什么呢?” 常平塔在京兆西坊,这个时候还是个禁忌,应该没有多少人注意那里才是。 但是,半令不仅注意到了,还带着云儿去了那里,半令是知道长平塔所代表的意义? 听着她的语气,汪印便意识到她也知道常平塔的存在。 “阿宁,你也知道?” 太宗皇帝建造又摧毁的常平塔,被先帝重建的常平塔? 叶绥点点头,却没有说什么。 常平塔,她自然是知道。 到了永昭末年的时候,长平塔已经是非常出名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