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59节 (第3/3页)
,人称“黑将军”。 只不过,这“黑将军”之名只在剑南卫及与之相邻的雁西卫中流传,军中其余诸卫,对其并不了解。 更准确地说,军中其余诸卫,对剑南卫最为熟悉的,是剑南卫大将军周南,他们知道周南撰写过一本《献芹集》,文韬武略至盛; 又知道他领兵打过大大小小许多胜仗,用兵打仗也极好。 更为难得的是,一个如此文武兼备的大将军,拒绝了朝廷多次擢升,坚决地留在苦寒的蜀地,只想领着剑南卫。 如果他宁愿擢升的话,那么当初的兵部尚书就没有邵世善什么事儿了。 谁又能想到,周南之所以拒绝朝廷的擢升,是因为怕露馅呢? 是的,怕露馅,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水平,军中朝中的种种赞誉,他是绝对匹配不上的。 实际上,不管是《献芹集》还是那些大大小小的胜仗,都不是他的功劳! 这些功劳,实际上都是袁震的! 当汪印知道这个真相的时候,袁震还只是个小小的都尉,谁能相信一个都尉能写出《献芹集》、还能打下那么多胜仗呢? 周南之所以能冒领功劳,此乃原因之一,原因之二,就是袁震这个人的性格了。 袁震这个人,怎么说呢……真是有点奇葩。 他知道周南冒领功劳,但一点儿也不在乎,在他看来,《献芹集》在周南手中比在他手中更能发挥作用和影响,那些胜战落在周南的头上,才能更好树立周南作为大将军的威信。 一个大将军有威信,一卫士兵才能上下一心,才能更好担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 更重要的是,在袁震看来,除了《献芹集》之外,他还能写下很多个关于武略的集字;除了那些战功,他还能立下更多的战功。 周南拿走的,不过九牛一毛罢了。 这怎么说呢?只能说有才任性? 汪印在得知当中真相后,纵淡漠如他,也不由得感到一丝诧异这袁震……真是个与众不同的人。 不过,对这种情况,他虽然没有戳穿,却也没有放之任之。 袁震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汪印很清楚,才不配位有多么大的危害。 周南既然胆敢冒领袁震的功劳,见微知著,难保其有朝一日不会贪天之功,届时所造成的危害,远远不是树立大将军的威信可以弥补的。 这些年来,汪印不动声色,一边限制着周南的影响和权力,一边暗中推袁震上位,渐渐帮助其坐到了剑南卫副将军这个位置上。 不管是周南还是袁震,都不知道他在背后做了那么多事情。 汪印做这些,并不是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只想着让军中的将领才配其位而已。 但是,他也没有想到,当初一点善念,现在竟然会有那么大的馈赠。 馈赠,怎么不是馈赠呢?这是对他汪印的馈赠,更是对大安朝的馈赠! 正是因为剑南卫有袁震这样的副将军,汪印从各卫“借”兵的计划才如此顺利。 没错,霍真至死都想不明白的疑问,就是这些兵力都不是汪印的,而是汪印从国朝各卫中“借”来的。 其中有四成的兵马,都是从剑南卫“借”的! 此“借”,自然不是真正的借。 事实上,汪印没有朝廷的兵符,自然就没有调兵之权,但是他很清楚,朝廷还在为阵前监军而争执,若是等到朝廷发援兵前去,怕是雁西道早就失手了。 一旦雁西道失守,以周南这个剑南卫大将军的德行,必定会向京兆方向撤退。 ——届时,大雍士兵就能长驱直入,一定会逼近京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