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章 (第1/2页)
只见远处的万家灯火,前方冒着红光的一排排汽车尾灯,再往上一点的红绿灯,在水珠的折射下,糊成了一片,宛若倒影在水中的灯海,活像是动画版《小倩》里的热闹鬼市一样。 这个念头一起,沈泽雨无端想起了南江的春夜,又想起了另一双标志的南江女子的眼,心口隐隐作痛。 这种痛,并非是躯体疼痛时的幻痛,而是一种烙印在灵魂深处的痛。 即使沈泽雨将很多的事情忘得七七八八,可这种痛就像是南方湿冷的冬天一样,渗入骨髓,发作起来又空又痒,又冷又冻。 好在沈泽雨已经学会如何抵抗这种疼痛了,她深吸一口气,又长呼一口气,如此反复几次,心情总算平静下来。 她这才打开手机,在自己用来记录素材的app上,将自己今日的遭遇和情绪波动,真实地逐字逐句记录下来。 —————— 回到家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了,沈泽雨洗了个澡,吹干头发之后躺在了床上。 因为住院了两年,她原先的长发被剪了大半,现在的头发恰好到锁骨。 再加上她是天然卷,吃完药过后穿着黑色的睡衣,躺着橘黄色的床单上,整个人诡异得像只黑山羊,怎么看都透着不详的气息。 药效还没上来,她索性将两手放在腹部上,仰头望着天花板上的天使彩绘,开始思索自己的前路。 她出身于陶瓷世家,祖母杨飞霞是齐瓷有名的雕刻家,每一个作品如今都是六位数起步。 不仅如此,杨飞霞女士桃李满天下。她一手创建的齐乐特殊学校,培育了很多残障制陶师,是真正的有德名士。 按理说有这样的熏陶,沈泽雨应该继承家业。可她偏偏不走这条路,十三岁就开始了个人创作。 先是校园舞台剧的剧本,然后参加市内青少年摄影,一步步闯入影视圈。 沈泽雨二十岁成名,到如今三十岁,已经拍了三部电视剧,六部电影,写了将近二十本剧本。 高产背后的驱动力,是双相所附加的精彩纷呈的灵感。 直到如今,在她把自己的版权全部低价抵出去的情况,她手里还有五本已经完成的剧本。 前面四本是生病之前写的,一本是给商秋池定身量做的民国故事《折月亮》。 第二本是本无数次回溯自己人生,杀死自己想取而代之的《新生》。 剩下两本是电视剧,灵异题材。 最后一本,则是她这两年在精神病院无聊,修修改改勉强能看的爱情故事。 沈泽雨为这部作品取名《雾雨春夜》。 除开最后一本之外,前面的四部作品都很容易过审。再加上她只是署名,不参与制作,让渡百分之九十的权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