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2章 封地和报纸 (第2/2页)
各个部门皆派出了人去申郑两国,就连工部都带着一大堆工具,去归义岛上进行二次绘测,准备开工建城。当然,科技部和医药部也没闲着,近期在民间招收了大量思维敏捷的年轻人,开设一个个研究小组,钻研杨沐传授的本草纲目千金方齐民要术梦溪笔谈天工开物等著作。据说,科技部尚书欧冶,已经一个月没回家了,直接在官衙里铺了张床,除了吃饭睡觉,一门心思扑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苦心人,天不负,这段时间来,取得的成果也是非常丰硕的,多项研究都稳步进行,其中几项秘密技术杨沐见过,正在暗地里筹划,为苍国接下来的发展积蓄力量。……十一月初六,在第二期大苍时报上,出现了有关封地的内容,很快被抢购一空。值得一提的是,大苍时报从第一天发行开始,这种新奇的事物迅速在皇城中传播,无论是好奇也好,真正感兴趣也好,也不管认不认字,几乎每一个家庭,都争相购买。甚至,还出现了哄抢的现象,一张报纸的价格,一度涨到了五文钱。卖报纸的商铺和小贩,简直赚翻了,仿佛活在梦里一般!没办法,报纸的诱惑力太大了。人类是群居动物,无论是身处何位,都是喜欢议论政事的。以往,这个世界上还从未听说有什么报纸,老百姓与政事毫无关系,往往朝堂上的一道政令,十天半个月还没什么人知道,老百姓们闲暇之余议论国家大事,基本上都是靠臆想,皇帝扛着银锄头种地的笑话,也并不新鲜。而现在,只要一张纸,老百姓们就能知道朝堂上发生了什么。那些认识一些字的,大冷天躺在暖和的床上,摊开一张报纸,看完政事看知识,看完知识看小故事,看完小故事憧憬一下未来的美日子,惬意之极……在这个娱乐和传媒匮乏的世界,报纸无疑成了普通百姓与整个国家和社会沟通的桥梁,一张报纸看完,似乎整个国家发生的事,都成竹在胸。一报在手,天下我有!当然,天下谈不上,至少苍国是跑不掉了,神秘的朝堂和上层贵族的活动,大家多少都能知道一些。在看完报纸后,街坊邻居聚在一起,话题似乎也多了起来,围在一起指着报纸上的某个地方,不说个唾沫横飞,那是绝对不会罢休的。报纸,成了一个现象级的物品!所以,当杨沐看到邸报司的奏折时,着实吃了一惊。第一期报纸,发行了两万份,被抢购一空。第二期报纸,发行了三万份,还是被抢购一空。杨沐有一瞬间的怀疑苍国老百姓识字率和购买力,到这个程度了?虽然,每一期报纸中,都有五千份被分派到郑申两国,但是对于苍国现有的人口来说,这个数据还是大得吓人。诧异之余,杨沐更多的是高兴。报纸,在统治者看来,控制百姓思想的作用似乎更多一些,也是一种极为强大的舆论宣传武器,以后的治国理政,都会简单很多。同时,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眼光和这个世界的人,隔着一条天堑。在后世,由于互联网的冲击,传统纸媒已经没落得不成样子,大多数依靠一些机关单位死撑,半死不活,所以他也就一直没怎么在意,觉得报纸很普通,创立的初衷只是当作辟谣的工具。但是在这个世界,报纸的出现拓开了老百姓获取消息的渠道,所有的信息不再局限于口口相传。乃至于,报纸上一个非常简单的小故事,都会被人津津乐道。报纸的出现,就犹如互联网刚兴起时的网络冲浪一样,让老百姓们沉浸痴迷。据了解,城中的酒馆和客栈,就特地订了一些报纸,贴在显眼的地方,安排识字的人朗读给客人们听,当作一个揽客的手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