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4章 大变革的前奏 (第2/2页)
注定不会太平,据臣所知,吴国灭了丰国,又灭了欧国,接着吴楚之间爆发了争端,不过双方君主都有意化解干戈,目前似乎在和谈,而南边的云国近来崛起之势迅猛,灭了徐国之后,又灭了唐国,眼下正与楚国一起,准备攻灭石国。”杨沐点了点头,这并不奇怪,南方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大联盟,向来也是口头呼应晋国这个霸主,总的来说,那些君臣们都活得比较安逸,只要少数具有忧患意识的国家一发难,肯定能在短期内,打破现有的格局。现在,距离次会盟,仅仅只有两年而已,真不知道几年之后,各国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两位尚书告退后,杨沐就开始沉思起来。苍国的底子太薄了,尽管这三年来,历经了一场翻天覆地的改革,但是不可置疑的是,还是有点先天不足。最欠缺的,就是时间。难道,要来一次大跃进?从理论来说,大跃进是一个可行的办法,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那一次,只是走偏了而已,有大跃进的心,但是却没有大跃进的心态。心态很重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政令的施行和改革,最忌讳的就是太急躁。苍国想要在短时间内提高生产力,显然要下一番狠功夫。而这个狠功夫怎么下,就非常有操作性了。傍晚的时候,杨沐传旨左丞相孔尚贤和右丞相范宏济,商讨了一些事宜。两位丞相,不约而同的,提到了科技部。或许在外界,别人并不知道科技部的重要性,但是两位丞相,可是亲眼目睹了,苍国如何从一个落后封闭的割据政权,跻身诸侯国中的一员,并且一击灭掉了洞国,重创了盛国,让各国侧目。这一切的背后,首要之功当然得益于陛下的变法改革,但无可忽略的是,科技部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无可代替的。“正所谓,术业有专攻,臣认为应当将科技部的职能分割,在其下设立各个研究院,分工负责某一类。”孔尚贤提出了建议。“不错,老臣也赞同,正如教育部设立的学堂,里面有各种学科,什么物理、化学、数学之类的,专攻之处不同,更有利于发展。”杨沐若有所思,问道:“那两位爱卿觉得,该如何划分为好?”“这……臣以为,应该效仿工部,工部中造怎么东西,科技部就设立什么研究院,譬如战械院、钢铁院、农事院……这些东西,都可以划分开来。”“唔,有道理,朕准了,明日就叫科技部的欧冶过来商讨此事。”杨沐袖袍一挥,道:“除了科技部外,两位爱卿还有何高见?”范宏济捋了捋胡须,道:“老臣以为,重点在于军制。”“哦?”“兵者,国之利器,我苍国前几次大战,都是受敌所迫而迎战,由于国力所限制,兵将始终不多,臣以为当此之计,应当大规模征召新兵入伍,如此以后,我苍国三五年之内都不必再受兵员数量的困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