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道贩子康采恩_第120章 将簪缨世家捆上战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0章 将簪缨世家捆上战车 (第2/3页)

一无所知的。故而只听她继续说道:“我回去之后,一定会把你们的辛苦劳动,和一会儿必定会出现的繁荣场面,一五一十的汇报给官家听。相信官家必然会对你们有所赏赐。只是具体会少做些什么,就不是我这个普通宗室所能猜度的了。但你为陕西路送去了大量廉价的雪花盐,目前传来的消息表明,当地的盐价已经开始下跌,西夏那边的盐贩子,已经越来越没有动力贩盐过来,即便他们硬要过来,这种愚蠢的贩卖行为,也实在是太过明显,很容易就会被我们的人识破。凭借着这份功劳,恐怕你在官家那里,已经算得上是个薄有微功之人了。如果这次还能顺手帮助他的皇帝获利?那他肯定是不会吝惜官职上次的。或许高官厚禄还离你太远,但是一个偏远州县的教谕,还是能够成为你的寄禄官的!”

    有了官身,虽然是和纳粟捐官差不多的级别,但对于康采恩来说,也是足够能支撑起体面的招牌了。虽然在汴京城周围,就连聊胜于无的作用都起不到,但康采恩在大宋的布局,可不会仅仅局限在汴京这个地方!

    有了这个关系之后,他以后在外路州县行走,便可以堂而皇之的被人尊称一句小官人了。

    小郎君这个称呼,虽然伴随着很多的温馨回忆,但是残酷的商业竞争,可不会容许他太久的沉迷在回忆之中。

    因为他知道接下来的风雨,会因为他如此张扬的安排布局而迅速到来。

    果然就见一个仆从急急忙忙赶来,并将一张拜帖递到了他的手中,赵祯好奇的凑上前来,这只是大略的扫了一眼,就被上面的名字给惊了一跳!

    “潘家?怎么会找你?”

    潘家是大宋将门当中非常有分量的一家,他们的祖上自然就是曾经陷害过杨业的开国大将潘美!

    杨业的后代,目前在军中还在遭遇着排挤,但他们潘家的后代,目前已经作为江门当中的一员,在汴京城里吃香喝辣。

    这样的世家,康采恩可没有兴趣去接洽,而且他也能够猜到,这家人为什么会邀请自己!

    于是赵祯就听到了他的自言自语:“看来潘家在汴京的酒楼里,没少投入银子!”

    赵祯听得心中一乐,他平时倒是很少关注这类事情,如今出来微服私访,倒是刚好可以打听一下,于是他昂起头来,对身后的八大王赵元俨问道:“那附近的潘楼,可能就是潘家的产业吧!”

    八大王赵元俨正在开心的吃面,闻言之后,心中不禁打了个寒战。他的这位皇帝侄子,对于脚底下的事情还是太过陌生。潘楼虽然叫做潘楼,但和潘家的关系还不算紧密,要说这汴京城里的72家正店当中,谁与潘家的关系最为牢靠,那恐怕还要属皇宫门口的那家樊楼了!

    不过他一个行将就木的老王爷,可不想他的皇帝侄子在自己的晚年与世家大族发生冲突。

    要知道那群簪缨世家的经营手法,实在算不得敞亮,而心中总是存有妇人之仁的天子陛下肯定是看不惯这些卑鄙伎俩的,只可惜的是,那些在英氏家一直掌握着北宋的军事高层,虽然他们手中已经没剩下多少实权了,但门生故吏依旧遍及军中,目前来看,还不是皇权以及聚拢在皇权周围的宗室,能够轻易得罪的势力!

    所以即便是他这位知道很多内情的八大王,即便是他这位在朝廷上号称刚正威严的八大王,也不敢在这件事上行险,故而他的回答是十分含糊的:“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他家肯定是在汴京的酒楼当中有产业,但具体是哪家,我就不甚了了了。潘楼的东家是不是姓潘?又是不是潘美的后人?只要简单的查一查就知道了,但将门之家素来与宗室联姻,如此直截了当的查他们的老底,似乎不太合适吧!”

    “有道理!”赵祯也已经做了20年的天子了,所以他对于朝堂之外的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