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9章 揭开大宋王朝的面纱2 (第2/3页)
我就会……”说着他向对方丢过去几个铜板,补充道,“为她付账!” 摊主的脸立刻就垮了下去。若是换做别家的小郎君,恐怕早就出于虚荣而大肆采买一番了,要不然怎么博得女孩子的欢心呀。 可是,站在面前的小娘子好想笑了哎…… 这是什么原理? 啊,原来是相知相爱的红颜知己呀。 那这个亏倒是没白吃。 离开了这个摊位之后,邱无双一行人来到了洲桥附近,很快就被几根高大的立木吸引住了。 好奇的邱无双立刻向康采恩发问:“这些木头是做什么的?” 康采恩偷偷瞥了一眼,答道:“这叫表木。” “表木?那是什么?” 康采恩很想说一句:“这是城管用来管理市容市貌的。”但是1977年的内陆地区还没有城管这个“物种”,就算有也不会传到身处香江的邱无双耳中。 所以他只好老老实实的解释道:“大宋最不缺的就是买卖人,各大城市都不缺少摆摊的小贩。为了防止他们的摊位影响交通,官府特地竖立了这种表木,两根表木连线的内侧就是允许他们摆摊的地方,如果超出规划的区域,那就有的苦吃了。” “哦,原来是这样。” 邱无双一边听着康采恩的解释,一边在周围的小摊上寻觅着想买的东西。有鉴于她可能会购买很多东西,所以康采恩索性喊了几个帮闲过来。 所谓的帮闲,大抵就是能够帮着拎包的私人导游,可以代办很多细小琐碎的事务。康采恩最初知道帮闲这么个群体,还是在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里。 至于他们的服务效果如何,他倒是还没有体验过。 可是有体验经历的人,绝不会轻易雇佣陌生的帮闲。 就在他们身后不远的地方,赵思成挥手招过一名手下,嘱咐道:“立刻回去禀报婆婆,恩哥儿在洲桥附近雇佣了一群帮闲。里面有我们的人,但也很有可能有别人的人。” “小的明白。” 可惜,他们明白的似乎有些晚了。 汝南郡王府中,赵允让又一次召集了他的儿子们。 “刚刚收到消息,那个叫做康采恩的小屁孩儿,带了两个陌生人在街头上游玩。新春佳节,倒是呼朋引伴的好时候。只是不知他的这些朋友们,是不是愿意保守他的秘密?” 听到老王爷丢出自己的战略构想,儿子们便知道要给出可行性方面的建议了。 首先是二儿子赵宗朴说道:“如此明目张胆的动手,怕是有些不妥当吧。” 赵允让一摆手说道:“他一个十岁的孩子,能够有什么朋友?据提供消息的帮闲说,那两个陌生人当中,一个是年龄相仿的女孩,一个是年龄稍大的青年。虽然气质上有些怪异,但没看出他们有什么不同。再者说了,年关将近,又到了无忧洞里的那群祸害拐卖孩子的时候了,就算他们在大白天里出什么事儿,也和我们汝南王府扯不上关系。” 赵宗朴听到父亲这么说,知道他心意已定,便也不再劝说什么。 一旁的赵宗楚倒是跳出来问道:“父王想要从他的两位朋友那里知道什么呢?” “知道什么?”赵允让呵呵一笑,“你这个笨蛋。康采恩那个小崽子曾经说过,他只是帮助海外的朋友代理销售而已。如果他所说的海外朋友,正是那两位当中的一个。那我们岂不是直接和他们取得了联系?到时候,这桩贩卖海货的生意里,还有他康采恩什么事?” 赵宗楚心中大惊,没想到父王想要的是这个。 可是,如果不是他们两人的话,那…… 那也正好从侧面了解一下康采恩,然后将这两个人处理掉。即便此事引起了官府的重视,也只会查到无忧洞的那群乞丐身上。 话说,那群乞丐最近的胃口是越来越大了。或许是汴京城里的商战,让他们察觉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于是更加认为权贵富商之家,总有些见不得人的勾当需要他们去完成。越是被需要的人,身价就越高,所以他们最近的胃口就见涨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