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臣_第37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5节 (第1/4页)

    回到东衙,已经是凌晨拂晓时分,林缚刚要回山上休息,就有信报传回,靖海第一水营与崇城步营所编成的南路兵马顺利夺下夷洲。

    不过在南路军抵达之前,浙闽都督府派往夷洲的官吏、守军、八姓宗族势力以及大批人丁都已经提前撤离了,走之前就纵火烧了城寨、坞港、村庄,留给淮东一座残城以及没来得及撤走的夷洲民众不足万人。

    由于村庄大片的给烧毁,粮钱给抢走,万余夷洲民众,都成了嗷嗷待哺的难民,急等淮东军救济。

    浙闽在海上的战力以浙东水师为主,浙东一战,浙东水师损失近半,残部给封锁在钱江中上游出不来,浙闽在南线仅有的水军力量,只能够用来封锁闽江,没有能力出海与淮东水军在海上争雄。

    这种情况下,浙闽即使不想放弃夷洲岛,但分兵防守会更被动。奢文庄倒是果断,见反攻明州府无望,就下令将一切能撤出的资源都撤出夷洲岛、撤不出的都摧毁掉,不给淮东占半点便宜。

    不仅要将丁户强行撤出,甚至还组织人手在夷洲城附近撒盐毁田。

    不管奢家以往在夷洲岛经营的根基多深,迁民毁田之事总是不能得民心的。一时间夷洲民众也纷纷举兵反抗,给奢家镇压杀了许多人。

    淮东的动作也不慢,差不多在崇城步营在上虞休整好,在浃口寨刚完成扩编,就出兵南下,差不多将近万人口截留下来。

    所谓有得有失,这样也好,淮东军接管夷洲岛会减少许多阻力,还能直接往夷洲岛填万余流民。在当前的情况下,淮东只愁没有更多安置流民的土地,倒是不愁丁口不足。

    在林缚的印象里,后世的台湾岛即当世的夷洲岛,水田可以一年种植三季水稻的,年产量应比崇州的上熟良田还要高出六七成来。可惜夷洲岛还处于刚开发阶段,水旱田也就两万亩左右,实在有限得很,聊胜于无;而夷洲岛的开荒成本太高,淮东军司短期内是没有能力直接大规模投入的,就要看淮东钱庄还有多少潜力可挖了。

    第75章 手段

    林缚一觉睡到日头高起,顾君薰听着他起身的声音,才进来伺候他穿衣裳。林缚说道:“我有手有脚的,还要你来伺候?”话这么说,还是任君薰替他收掇领袖,看着透窗照进来的日光,持续多天的阴雨天气,今日总算是收了晴,说道,“要能持续放晴两天,麦地就能收割,不然多少会影响到收成……”

    “淮东又是多雨的一年,听人说,往后雨水只会多不会少,免不了有些地方会闹涝灾;这边雨水太多,偏偏江西、两湖都是大旱——听说浙南今年春夏也是大旱,没怎么下雨,都说是好事,但细想想,受难的还不都是普通百姓?”顾君薰说道。

    林缚笑了笑,势力间争雄制霸,血腥而残酷,容不得仁慈半分。

    说到天灾人祸,敖沧海、张苟等人在嵊州拟定了一个组织人手往兰溪江抛弃石木、增加堵塞进而诱发中下游洪灾的方案。

    淮东在兰溪江东岸的落鹤山防营,处于地势上的有利地位,但控制区域很小,只有兰溪江上游流域的一隅;奢飞虎所部东阳县城为核心,牢牢控制着兰溪江上游西岸及中下游的广大地区,也是西接浙西的东阳谷原的核心区域。

    当前势态下,无论是淮东出兵强攻西岸抑或奢飞虎强攻东岸,都很不利。即使付出惨重的代价,也难短时间里分出胜负。

    兰溪江在东阳县的水道大约都在四五十丈宽左右,窄处甚至不足二三十丈,人为造淤造堵相对容易。一旦旱涝急转,暴雨带来的水量大增,洪水无法顺利下泄,就很有可能漫过河堤、江堤,直接冲击东阳县城及中下游两岸的粮田、村寨……

    在战事里,特别是长期胶着的战事,争先控制河源上游常常是战事发展的关键,历史上筑坝拦水利用洪水冲击守军城池的战例也不是一桩两桩。

    由于奢飞虎还牢牢控制着兰溪江上游的西岸,这边无法直接筑坝拦河,但敖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