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12节 (第4/4页)
这会儿迎面有一乘车驾行来,也有数骑相随,马车遮阳盖下坐有数人,气度皆不凡。 董原初来江宁,识不得太多的人,看那几人气度不凡却不认得,余辟疆脸色却是骤然绷紧。马车从金川河口方向驰来,董原多少能猜到令余辟疆心情不愉的这几人很可能是东阳乡党或与淮东关系密切的人物。 两车眨眼间就交错过去,余辟疆说道:“小丑都跳到大梁上去了——坐在南边的那人便是河帮子孙文炳,其他人倒是不认识。” 董原转回头看了一眼,马车渐远,那车里数人也正转头看他们这边。 林缚与旁人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麾下聚集了太多形形色色、不问出身的人物;孙家父子叔侄数人,出身河帮西河会,不过是下九流上不了台面的人物,向来给士子所轻,如今个个都是淮东的重要人物。 董原心里一叹,没有说什么。 ********** “董原到江宁这数日,倒是跟余家父子走得亲近,”孙文炳看着董原所坐的马车渐行渐远,转过身来,跟这次从崇州到江宁来的林梦得、周广南说道,“他们应是往三柳庄而去……” 三柳庄位于曲阳镇东首、秣陵湖西畔,三柳庄原是曲家的产业,曲家给诛族后,包括三柳庄在内,诸多田宅族产给抄为官有。 陈西言出任首辅之后,吴党官员在朝中势力大增。 为进一步加强吴党在新京的声势,陈西言、余心源等吴党大佬出资将秣陵湖畔的三柳庄购下,将离江宁城较远的西溪学社迁到近旁来,一时间使秣陵湖西畔成为人文荟萃之所。 林梦得说道:“董原投附吴党之前,大人事前早有所料,倒也没有想到他会如此干脆……” 孙文炳心想也是,董原的身份自非余辟疆能比,即使余辟疆之父余心源,声望都未必能比董原——他来江宁这数日来,自降身份,频频与余辟疆出没酒楼茶肆,有刻意巴结讨好之意——这换了别人,未必能降得下这次姿态。 但董原最大的劣势,就是没有派系的支持。虽说他之前与岳冷秋媾和,那也是岳冷秋初来江宁时,无人可依。之后岳冷秋扶持邓愈、陶春,有什么好处,首先都是给长淮军与徽南军,最后才会想到董原。 便是这次,岳冷秋也是担心驻守大梁的长淮军在河淮防线太突前,也希望淮西能有大将主持,能从侧后给长淮军提供有力的支撑,倒是第一个赞同陈西言将董原调往淮西的人。 若是岳冷秋坚决反对、浙北形势又与徽南紧密相依,陈西言又哪那么容易将董原从浙北调走? 董原这时候刻意交结吴党,算不上令人费解,孙文炳又说道:“董原将镇淮西,吴党内部也传出风声,董原要大用吴党官员——怕是用不了多久,吴党就要将董原视为自己人了……” 孙文炳陪同林梦得进了城,先到林续文府上,赶着林续文刚从政事党回来,在宅前相遇。 “林相……”林梦得下马车,给林续文揖礼。 “梦得叔,何时与我这么生分?”林续文笑道,执着林梦得的手臂,一起进宅子,周广南与孙文炳随后,林续文边走边问道,“梦得叔与广南如今是淮东的财神爷,怎么有空跑到江宁来?” “还财神爷呢,”林梦得苦笑道,“浙东频捷,光鲜得很,我那边苦啊!” 林续文哈哈而笑,说道:“打胜仗你们还愁眉苦脸,叫那些打了败仗的情何堪哉?” 周广南在后面说道:“大人有意再从淮东钱庄借调几十万两银子作军资,淮东钱庄银根也紧。我与林大人这次来江宁,一是跟户部交接钱粮账目,这个有架要吵;第二还是来江宁筹银子——江宁的大户总是比淮东要多一些……” “江宁大户是多,”林续文听到这里,叹道,“便说谢朝忠,当上御营军都统制才一年工夫,前些日子就花费二十万两银子在西城买了一大片宅子,打算推倒新建他的大将军府邸……” 新帝在江宁登基,江宁辟新都,永兴帝及陈西言都有革故鼎新之志,但江宁政权承袭旧朝,官僚群体贪腐之弊端,又怎么可能在短时间里从根本上革除掉? 谢朝忠得永兴帝信任,从小小的卫营指挥一跃而为御营军都统制,不仅手握八万御营军的兵权,还兼辖江宁城及京畿诸县的防务、治安,又与余心源结为姻亲,相互借势,权势熏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