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臣_第59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93节 (第3/4页)

足够这么多兵马短时间渡河的船只。

    好消息就是苏庭瞻在石城北接受了出任白阳关守将的任命,意味着苏庭瞻能将北逃的杨雄所部截下来,意味着苏庭瞻及杨雄所掌握的三四百艘船能用于大军北撤,但这三四百艘船也不是三五天都能逆流赶到襄阳、赶到丹江口的……

    另外,孟安蝉也联络上了,但苏庭瞻从石城撤走之后,从石城往北、汉水东岸虽然还有适合登城的地点,但时间上已经不容许孟安蝉率部直接渡河去汉水西岸去。

    没有现成的码头,两万骑兵想要在淮东南北两路兵马夹击过来之前,大部分都撤到汉水西岸,极不现实;叶济罗荣只能命令孟安蝉趁淮东在北线的兵马还能完成对樊城及枣阳之间完全封锁之前,突围进入新野。

    要是孟安蝉这两万骑兵能突围出来,进入南阳与陈芝虎汇合,整个形势将要乐观许多。

    想到这里,叶济罗荣心里也是暗暗发紧,从来都不相信命运的他,这时候也祈望孟安蝉能先一步穿过枣阳。

    到这时,叶济罗荣差不多也摸清楚汉水东岸的势态发展:

    淮东军在南线的主力,最远还只追击到盘坡(今京山县)附近,正打算包抄围歼北燕从黄陂、汉水撤逃下来的近十万步卒。

    北燕在黄陂的兵马,除孟安蝉所部骑兵行速甚快,早就逃脱到石城附近,其他溃败兵马,几乎都给拦截在大洪山南麓。

    十万步卒啊,哪怕是十万只狗,给围困后也会扑咬几下,但十万溃散、惊慌失措的败卒,仿佛是待淮东军赶去收割的庄稼。

    唯一叫叶济罗荣心情好过了一些,在盘坡附近、大洪山南麓的十万溃卒至少能拖延淮东军南线主力三四天的时间。

    在盘坡以东,位于大洪山、双峰山之间的孝昌,已叫钟嵘、王仙儿丢弃而北逃。池州军指挥使邓愈率部进占孝昌,实际也封锁住大洪山南麓溃卒往东北逃亡的通道。

    北线的淮东军,暂时无意去围歼罗献成、钟嵘等部,兵力而是快速的西进,欲堵上樊城、枣阳的缺口。

    罗献成在淮山有五万兵马,钟嵘、王仙儿北逃后,还将带去万余嫡系兵马,但绝大多数都分散于淮山北麓的防寨里,罗献成在厉山会合钟嵘、王仙儿,将有三万兵马能用,但依叶济罗荣、胡宗国对他的认识,认定他无胆去夺回随州城。

    哪怕罗献义还在随州内城未降,但东线形势彻底崩溃之下,怕是要多借罗献成好几个胆子,才会叫他敢冒着给围点打援的危险去夺回随州城。

    而罗献成想穿过淮山北逃也不可能;就算董原没有在信阳以南集结七八万兵马以及淮东凤离军一万多精锐,仅横在信阳中部的浩荡淮水,也不是手里没有一艘船的罗献成能跨过去的——叶济罗荣心想他派去厉山见罗献成的特使,要是顺利的话,大概明天午前赶到罗献成的厉山大营……

    叶济罗荣勒马北走,犹恋恋不舍的回望了一眼扬子江,与胡宗国说道:“终有一日,我们会再饮马扬子江的……”

    听了叶济罗荣的壮志豪言,胡宗国笑了笑,又觉得自己的笑在晨雾显得那么的凄凉,拨拉马首,回头看了一眼滔滔扬子江,心想:真有再饮马扬子江的机会吗?

    **************

    二十三日午后大洪山北麓,起了大风,呼呼从北面的山口子刮来,吹得石走沙飞。

    罗文虎骑在马背上,逆风而行,用布蒙着口鼻,马儿在寒风里呼呼的喷着白气,有一道山脊横在眼前,从南往北延伸有二三十里。

    荆襄境内,到处都是丘山,要不能找到当地人作向导,早年常在荆襄之间奔走的罗文虎也认不得眼前这道长岭是什么山。不过曹鹏一路有精细地图比对,勒住马,指着前头的山脊,跟罗文虎说道:“这便是雀舌岭,黑石沟就在前面;刘振之制军在龙嘴山已与溃敌接战,担心会有溃敌从雀舌岭与黑石沟之间的谷道北逃。刘振之制将叫我们入夜前翻过雀舌岭,守住与黑石沟之间的谷道,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