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23节 (第4/4页)
油,想想就会叫人崩溃。 从婆罗国到扬子江口,虽说有万里海路,海船往返于江淮与婆罗国之间,一趟要走四五个月之久。 但一艘林政君级海船,能运万余桶火油。 当世火油与猪肉同价,江宁一斤肉值六十钱,一桶一百二十斤净重的火油就值七个银元还多——也说是三四十员船员操纵一船林政君级海船,在两三个月之间内能将价值近十万银元的火油运到江淮出售。 而这些火油从婆罗岛购入再走海路运到江淮,成本都不用一万银元,即使到江淮等地抛售的油价降低一半,走一趟船也能赚近四万银元。 如今一艘能走远海的林政君级海商船,造价都只不过四万银元,也就是说走一趟船贩售火油,就能赚回一艘林政君级海商船来,利润高得惊人。 林缚要在大规模的推广琉璃灯,琉璃灯本身的造价高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是当世农户人家,在夜里根本就烧不起灯油——即使在眼下,婆罗国的浅层石油资源,也是叫林缚垂涎三尺。 即使作为传统的灯油使用,只要价格足够的低廉,江淮浙闽赣鄂等地五千万人口,潜在的年需求量也要有数百万桶,甚至还可以在开采之后向海东及南洋其他地区倾销。 还有一桩是婆罗山灰,实际是为不知何年喷发沉积下来的火山灰。在婆罗,当地人就用这种火山灰肥田、抹浆砌屋。 婆罗山灰经商船运到江淮,这两三年来小范围试作,用于改善沿海沙质地是效果奇佳,能使沙质田的棉粮产量直追江南的上熟田。而将波罗山灰混入浆料里使用,粘合度堪比三合浆料。 婆罗山灰实际是一种天然的矿肥跟天然混凝土,虽说价值比不上婆罗火油,但也是一桩运及江淮有利可图的货物。 而婆罗国火山频发,使得其地肥沃异常,也是发展各种种植园的首选之地。 故而林缚需要在婆罗国附近有更强大的军事存在,如有可能跟必要,待到有余力时,甚至对婆罗国进行军事吞并也在所不惜。由于后世的记忆,林缚对印尼也没有什么好感。 “柔佛国东南有半岛名普丹,与柔佛国似连似断,潮起有断水,潮落淤地,”孙尚望指着南洋海图,与林缚说在婆罗与柔佛之间适合占来建军事驻港的地点,“所以虽与陆地相通,但也没有通道相接,给柔佛国视为弃地,仅有三五千番族以渔事为生,南洋商船早年常与番族交换淡水、食物,后购下一座村庄,建了小堡……” 其实在今日之前,南洋商船对外的贸易渗透,就处处学习海东模式,在航线上建有好几处补给地。 从前朝末期到元越开国,都大量的遗民出海逃往南洋定居。在东海寇未兴盛之前,浙闽等地也有许多破产失地农户下南洋讨生计,使得南洋诸国如吕宋、苏禄、婆罗、柔佛、安南等国有许多沿海或岛屿地区,都有大量从中原南迁的海民在乞生,地位极低。 这是南洋商线在短短五六年间能够大规模扩张的基础。 “柔佛离本土更远,而前朝对婆罗、柔佛的渗透有限,影响不深,故而需要更强的军事存在,”林缚对高宗庭等人说道,“你们商议着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大概要派多少水步军过去合适。占领普丹,不要想着省钱。花几十万两银子买下来,将来柔佛国民想要讨回去,还可以公开说:这块地是咱们花银子买下来的;再说也不缺这点钱……” 第24章 高丽战略 五月十六日,林缚乘船经淮水、灌河,抵达海州港,接见甄封等海东诸雄。 船在海州港驻泊,林缚凭栏而立,问身后左氏姐妹及入江绫织三女:“你们三人可想回海东省亲去?” 左兰、左雁当初是作为礼物给儋罗王室选出来献给林缚的,本就有一种给遗弃的失落跟幽怨,不过她们生长富贵之家,对这种命运也有自觉,心里还是颇为想念远在济州的母亲跟弟弟。 当然,她们跟在林缚、宋佳身边这些年,也学着处理政务、知悉军政,知道林缚此问,是特别问入江绫织的,一起回头往入江绫织看去。 入江绫织跟随林缚才十一岁,此时也才是双十妙龄,脸蛋清媚而纯真,肌肤滑腻如雪,看不到一丝的瑕疵,她身量丰盈,穿着浅绿纱罗裙衫,高高撑起的胸脯,使她有着望之入骨的美感跟媚态。 当初入江绫织叫入江氏送给林缚时,主要还是因她年幼、脸蛋清丽却着成熟妇人的身材,此为男人所喜之奇趣,却未料得她长成之后,也是如此的绝美。 仅在容颜上,左氏姐妹还稍有不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