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2节 (第2/4页)
量的确够大,一顿饭的饭量,足够祖孙二人吃三天。 这等惊人的食量,一个小康家庭都能吃穷啊! 第950章 打猎 酒足饭饱。 潘晴则是按照弹头的意思,尚为将风卷残云后的饭桌收拾好,一道声音已经在吊脚楼下响起。 “弹头大哥,我们来了。” “愣虎来了。”弹头一笑,站起身来说,从阁楼的一角取出狩猎工具,横跨在腰间:“老潘头,晴丫头,我去了。估摸着早上才能回来,你们早点休息。” “嗯。”老潘头道:“小心点。摸夜的话,山里野兽多,野猪、金钱豹这等极具攻击性的动物都有,历来活龙坪乡不少好猎手都葬身在山里连尸骨都找不回来…” “爷爷,你就不能说一点好听的么?”潘晴娇嗔,转头看向弹头:“弹头哥哥,你别将爷爷的话放心里去,早去早回。不过,还是得注意安全。” “好。” 弹头淡淡一笑。 这种有奔头的生活,何尝不是一种浅淡的幸福? “……” “弹头大哥,你终于出来了。” 才从吊脚楼下来,二仙岩村的一帮朝气磅礴的年轻小伙便是迎了上来。 愣虎,虽然叫愣虎其实一点都不愣,这个家伙生如壮牛,身高达到一米九,比弹头还要高出一个头,年纪只有二十五、六岁却是极其出老相,不认识他的人还以为已经四十岁,络腮胡子就是他最好的保护色,将一切狡猾都潜藏在里面,表面上给人一种憨厚老实的感觉,其实一肚子的坏水。当然,愣虎很固执,他在这方面的‘天赋’素来都只用在邻乡或者城里人身上,坚决不对村里的人诈唬,就连小孩子都能骑在他脖颈上当马骑,却是毫无怨言,只会一个劲儿的傻笑。 “来了。” 弹头也不废话,环视了一眼众人,粗略的数了一下,大抵有二十多号人。对于华夏如今年轻人都要城里打工,村、乡、镇中多半遗留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现状来说,二仙岩村这个总人口也才两百多号人的小村庄来说,却也实属不易。 这些,才是守候着最后一方净土的可敬的人儿。 “走,打猎去。” 从弹头第一次随众人进入山里打猎之后开始,直到现在都是由弹头带队,声音发出,二十多个青年齐齐动身,直赴山林而去。 “……” 咸丰县小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兼有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南温带季风气候特征,生态优良,孕育了富饶的物产。 其森林覆盖率达773(百分号),是鄂西林海的主干,已发现木本植物160多科、900多种,拥有珙桐、古杜鹃、古鹅掌楸、古桑、水杉、红豆杉、银杏、金银桂、紫油厚朴等世界级珍品树种群落,“金丝桐油”驰名全球,优质“坝漆”俏销海外,为咸丰赢得了“华中植物库”的美称;已发现药用植物178科、1171种,以鸡瓜黄连、鸡腿白术、天麻、党参、甜味绞股蓝、半节烂、七叶一支花、竹节人参等为主的名贵药材,为咸丰争得了“华中药库”之盛誉。 县内盛产烤烟,是国家评定的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县,烤烟质量名列中国前茅。野生动物多达210余种,有金钱豹、香獐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有狝猴、穿山甲、黑熊、大灵猫、果子狸等二级保护动物近20种,境内的忠建河是省级大鲵自然保护区。 在这样一个植动物天堂,土家个个男人几乎都是捕猎好手,在大自然赐予的福音当中,过着与世无争、欣欣向荣的生活,别有一番风情。 深夜的夜幕山路虽然难行,二仙岩村的青年从小到大都在群山中乱蹿,对地形极为熟悉,极少迷路。而让人震惊的还是弹头,兴许是天性使然,也或许是后天的惊人培养,总之,只要他走过的路,无论是在白昼黑夜还是狂风暴雨的恶劣天气下都能记得清清楚楚,并且无论过多久再行重走一遍也不会错,对于活龙坪乡以及周边地区的了解,甚至比许多当地人还要熟络。 这样的天赋,不得不让人惊艳和叹服。 进山的路上。 愣虎看向神色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