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3章 (第2/2页)
许多人,哪怕没有看过这部作品,也大多数都听过。 这样的一部作品,不遵循原著拍摄也就罢了,最为关键的是,男主的性格竟然改了! 不但莫名其妙的多出了一份兄弟情,更加喜感的是让原本堪称谪仙的女主,彻底成了凡人。 诚然,两位女主角的颜值很难能打,但整个人设都改变的情况下,就算颜值再高,演技再不错,又能如何? 观众们要看到的,是能够完整还原原著的作品,是能够真正意义上遵循原著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改编的作品。 而不是导演的个人yy。 诚然,原著上千章节,几百万字的作品是无法完全照搬的。 但为什么不考虑节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剧情进行合理的还原呢? 经历过市场检验的作品,又哪里是导演个人yy情况下,胡乱拼接出来的四不像能够比拟的呢? 就如同陆传的《九层妖塔》。 明明只是套了一个ip的名字,主角的名字,可故事却完全就只是导演的个人yy,偏偏这种作品还弄出了6个多亿的票房。 好笑么? 好笑。 好玩么? 一点也不好玩! 王辉的《神雕侠》自然不一样。 先且不说《神雕侠侣》这个故事到底有多么的深入人心,一切的原著桥段都已经成为了耳熟能详的场景。 换句话说,此前的作品之中,大多数都已经将其完整的还原出来了。 这种情况下,想要继续挖掘ip潜力的话,就势必要进行创新。 所以王辉选取的,却是原著中也没有细讲的桥段,也就是杨过如何成为神雕大侠的过程。 这属于二次创作,自然无可厚非。 可其他人的作品呢? 就比如之前的《九层妖塔》,比如《武动乾坤》。 明明原著从来没有进行影视化过,导演不考虑完整的还原出原著中被市场认可的情节,偏偏自己胡来。 也就难怪这两位导演纷纷跌落神坛了。 如今是大ip时代。 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 因为这个时代,人们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 但与此同时,对于影视创作者而言,这又是一个最危险的时代。 成功自然没什么,可失败,势必会跌落神坛。 所以王辉在进行作品个人化的选择上,选择的并不是如今那些新鲜的热门ip,而是金系武侠这已经日薄西山,甚至已经被很多人唱衰的系列作品。 原因,就在于稳。 作为作品个人化的第一部作品,王辉求得不是多少多少票房,而是营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观。 就比如《神雕侠》这部电影的原著,是《神雕侠侣》。 少了一个字,意义却完全不一样了。 前者只是主要讲杨过成名的过程,后者却是讲述杨过、小龙女的爱情。 不可否认,在深度上,前者完全不是后者的对手。 但在受众上,却不得不说的是,前者的票房可能会更高一些。 原因就在于,单独将杨过的故事拿出来,绝对是属于华夏的“钢铁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