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0章 黄河发洪峰 (第2/2页)
家。” 姥姥发愁“哥,咱人好说,喂的这些牲畜咋办啊,谁家能放得下这些牲畜。”还真是,三家的猪羊和鸡加在一起,得多大的院子。 舅姥爷也发愁“咱家还好说,红英的娘家就在周楼,离的近,其他人家就更难了。不行就让大伙把猪卖了,现在都超一百斤了,离国家的标准,也差不了多少。俺这就去找领导,好歹让他们收下,让爱国他们用拖拉机拉到食品站卖了。” 舅姥爷说完就走了,公社的干部在这里的不少,去找他们想办法。可惜的是,韩屯村养的猪实在太多。再加上石庙村,两个村子加一起,得有上万头的猪,都是一百多斤,食品站实在没法收。 姥姥现在对悠悠的话深信不疑,她知道这次洪水很快就会退下去。再说,村里家家都存了好多的干苜蓿,足够各家喂牲畜的。 根据记载,七六年的洪水,唯一经受住考验的就是防台了。这次洪水后,国家给河滩里的村庄都增筑了防台,不仅面积大,而且还在上面建筑了房屋。 悠悠把这些情况都告诉了姥姥,姥姥看舅姥爷发急,就给他出主意。“哥,这些猪才一百多斤,卖了也怪可惜的,再说,各家都存了足够的饲草,只要熬过去这段时间就好了。 咱村的防台比大堤都高,不行就把各家的牲畜,先集中到哪里喂着。不过,咱们得赶紧的把猪圈盖起来,万一决堤了大伙也有地方去。” 舅姥爷听了,也觉着是个办法,赶紧去和其他村干部商量。结果就是,除了参加护堤的人员,村里的所有人都去防台上建猪圈。 老首长看见了,问清楚情况,大手一挥,就让用盖医院的砖瓦,先建猪圈。并让县武装部抽调人员,给村里帮忙。 有了砖瓦,村里的树木又多,加上抽调的民兵,防台的空地上,很快就建起了一排排的猪圈,队里的饲草垛也倒腾到防台上。 石庙村的人看到韩屯的行动,也慌了神,各自想法在防台上搭临时住所。县里的防洪指挥部的领导不干了,找到舅姥爷,拍着桌子说他蛊惑人心,涣散了大家抗洪的信心。 老首长比他有气势,进去就说了一句话“我安排建的,有备无患。” 阳历的6月27日是农历的六月初一,大伙也顾不上过小年了,别说肉饺子了,就是韭菜馅的饺子,好多人家也没顾上包。 这两天知了猴出来了,大伙也没顾上抓,只有孩子们傍晚去摸几个,大人还没空给做,都忙着收拾家,准备着往外搬。 两个舅妈的娘家,都来了人,帮助舅姥姥和悠悠家收拾东西,不过为了稳定村民的情绪,舅姥爷没让往外搬。 韩屯村的生产堤,由于人力物力充足,抵挡住了一波又一波的洪峰冲击。可是7月2日上午十点,上游的生产堤决堤,洪水“呜哇”的咆哮着,顺着大堤下的塘子坑,一泻而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