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纵横_第五百三十四章 潜在的敌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三十四章 潜在的敌人 (第2/2页)

本来嘛,他就对这今天的事不报太高的期望,自己的伙伴英煌萎了,自家老大的韩三爷一副风轻云淡的别管我的神情。

    只当三爷是别不过李彧的面子才来参加的,他同样不看好也不会投资这个项目,觉得揣测出三爷想法的完颜磊瞬间就被打脸。

    幸亏,他的话还没说绝,于是赶紧改口拍马屁道“别啊,三爷,您都出手了,我们哥俩好肯定是紧跟您的步伐,我们就投个五百万吧。”

    “我们也投五百万,伯纳。”

    “我们二百万,广鲜。”

    “我们三百万,橙田。”

    五千万的美元的投资额度,中影一千万,上影五百万,哥俩好五百万,伯纳五百万,橙田三百万,广鲜二百万。

    剩余的两千万由逸阳托底投资,再加上顶峰娱乐的一千万额度,李彧系总共占据投资的25,以及票房盈利的10的分红。

    今天的局面也算是皆大欢喜了,处了英煌的老杨,本以为今天的商谈注定失败的他却被打脸了,即便有他在这连番否定李彧,这让他开始重新审视李彧在内地市场的成绩。

    在香江系里,他们一直以为内地是他们的半个地盘,内地的电影行业刚刚起步,没有足够的从业人员,没有有号召力的电影导演。

    他们只有钱与市场,而这正是香江集团需要的资源,借他们的钱生自己的蛋是他们当年定下的策略。

    尤其是最近今年的内地几大导演相继跌下神坛,而且恶名缠身,不得不承认,这里面有香江方面的推波助澜。

    只有打倒了最顶尖的,那么香江系的导演就会成了为内地传媒集团的救命稻草。

    要不然,吴白鸽怎么可能被好莱坞扫地出门后,回国依旧可以执导6亿投资的《赤壁》。

    现在看来情况已经有了一丝变化,李彧已经成为香江系在内地攻城略地的阻碍了。

    2006年的华语票房前十名,香江系导演占六席半,内地三席半,老谋子与冯晓自不提多提,李彧的处女作就霸占了年度亚军的位置,另外半席则是李彧与华哥共同投资的《疯狂的时候》占据了第7把交椅。

    刚刚过去的2007年的池水也是被李彧给搅浑的。

    年度冠军是冯晓的《集结号》,亚军是徐小徐的《三十三天》,季军是陈可欣的《投名状》,殿军是李彧的《神魂交融》,再往后还有宁皓的《疯狂的赛车》。

    即便今年没有老谋子与陈恺鸽出马,内地电影依旧占据了半壁江山,而且前五席占了三位,香江占一席,湾湾李按占一席。

    年度票房前十名,内地占据了半数,其中四部都跟这个叫李彧的年轻导演有关。

    至于2008年,还有什么好说的,这才三月份已经出现了影史第一部破四亿的电影了,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一下了就把老谋子给拉到身后去了,至少他们已经有了平起平坐的地位。

    内地导演能够叫的出口的有几个,无非是陈恺鸽、老谋子、冯晓、宁皓、徐小徐其他的几乎没有了。

    反观香江湾湾两地呢,吴白鸽、徐可、唐极礼、刘威强、麦朝晖、刘振伟、马初成、陈可欣、陈暮声、张志亮、叶味信、尔东生、陈嘉尚、朱盐平、李任刚

    这都是曾经证明过自己的,但这群人都比不得一个李彧,他的出现让内地与香江的的天枰出现了偏移。

    看看眼前这群人对李彧的态度就知道了,12亿美元投资的电影,这群人竟然依旧不怕死的往前冲,而且没有一人后退。

    说明他们对李彧能力的认可,至少是票房回报方面,他们竟然认为这么高投资的影片依旧能够盈利。

    甚至这其中还有哥俩好,英煌与哥俩好是合作伙伴,自然知道两位完颜兄弟对李彧的感官并不好,甚至是对手,但他们依旧愿意投资对方。

    也是,李彧可是刚给他们赚了三千万的利润啊,他们不过是把李彧给他们赚的利润重新压在李彧身上。

    成则财势双收,败则不伤分毫。

    连对手都认可的对手才是真正的可怕,这样的敌人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或许目前只有李按能够压他一头,但李按不过是名义上的湾湾导演,他的地盘一直都是美果,他根本看不上香江这个弹丸之地。

    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了,要不然香江与湾湾进军内地的计划很有可能要出现波折了。

    从哪方面入手呢?通过媒体贬斥?好像人家根本不重视香江市场,更不在乎香江媒体。

    或者说捧杀?听说这个李彧的风流韵事可不少呢,找狗仔偷拍?也不是不可以啊。

    不管如何,总不能坐以待毙。

    有戏刚刚开始,谁胜谁负还不一定呢!!!

    李彧?接招吧。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华娱之纵横》,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