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敢回视 (第2/2页)
郑重道,“是说给父亲听的。” 周惇道,“你的心思,我不是不明白,只是,”他淡然道,“‘敌不可易,时不可失’。” 周胤微咬了咬唇,道,“父亲,恕儿子直言,圣上若当真下定决心要置徐氏于死地,纪鹏飞一死,即可借科买一事发难,又何必要借父亲之手呢?” 周惇道,“圣上行事,一贯如此。”他淡淡道,“再者,纪鹏飞一案事关投献,若是贸然发难,恐怕后果难料。” 周胤微道,“是,”他认真道,“父亲,‘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啊。” 周惇沉默片刻,道,“我是知道徐广的,其实,徐广根本不是难对付的人,”周惇意义不明地笑了一下,“圣上是被唬住了。” 周胤微被周惇的这一笑笑得有些疑惑,他想了想,试探着问道,“父亲是认为,徐氏里最难应付之人,不是徐国公吗?” 周惇点了点头,轻笑道,“绝不是徐广。” 周胤微更加疑惑了,“可……” 周惇道,“旁的不提,就论杀纪鹏飞这一桩事,我料想徐广做不出。”他顿了顿,强调着补充道,“不是做不来,而是做不出。” 周胤微不由一滞,“父亲……” 周惇笑了笑,没再说下去,而是拿起桌上的那篇文章,递给周胤微,“对了,圣上听闻你仰慕那文经登的才华,特意将你的文章递予文经登看了,文经登也夸你写得好呢。” 周胤微双手接过,闻言稍稍一停,不禁偷眼觑了一下周惇,见周惇面露慈意,便立刻会意道,“是,得文翰林夸赞,儿子欢喜。” 周惇笑道,“你既与文经登相投,不如待他休沐时,投了拜帖去请教文章,恰逢明年就要春闱,能得这文状元指点,想来你的文章也更能进益罢。” 周胤微应道,“是,儿子回去就写帖子。” —————— —————— 1“三马食槽” 司马懿内里猜忌多变,表面宽容豁达。 曹操逐渐察觉司马懿有雄豪志,又听闻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便想验证他。 于是召司马懿前来,让他走在前面,又突然让令他回头,司马懿面正向后,而身不动。 曹操又梦见三匹马在同一个马槽里吃食,因此对司马懿更加厌恶 因而对曹丕说,“司马懿不是甘为臣下的人,必会干预我们的家族的事。” 但因曹丕和司马懿关系很好,总是维护他,而得以无事。 于是司马懿勤于职守,废寝忘食,以致采樵牧马人之间,也要走动询问,因此曹操才安心。 后来平公孙渊时,司马懿时大肆杀戮。 杀曹爽时,支党皆夷灭三族,不论男女老幼,姑姊妹女子已经嫁人的都杀掉,最后竟篡夺曹魏天下。 《晋书》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 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 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 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 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太子素与帝善,每相全佑,故免。 帝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是魏武意遂安。 及平公孙文懿,大行杀戮。 诛曹爽之际,支党皆夷及三族,男女无少长,姑姊妹女子之适人者皆杀之,既而竟迁魏鼎云。 “三马食槽”,也就是“三(司)马食槽(曹)” 2“我之不幸,汝之大幸” 曹操最宠爱的儿子曹冲在十三岁时生了重病,曹操亲自为他向上天祈祷保留性命。 而曹冲最终病亡,曹操十分哀痛。 曹丕去宽慰曹操,曹操说“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的大幸” 《三国志》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 及亡,哀甚。 文帝宽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3“黄初八年”梗 出自曹植的《慰情赋》黄初八年正月雨,而北风飘寒,园果堕冰,枝干摧折。 这句诗令人动容之处在于历史上根本没有“黄初八年”这个年号,魏文帝曹丕在黄初七年正月去世,按其生前的文告,不树不坟,葬于首阳陵。 而曹植作此诗悼念曹丕时,已是曹睿执政的太和元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