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9节  (第3/3页)
收人、撵人。你要真是那样,那书院就不用开了——我是不掺和了,你和解语收几个孩子解闷儿就好。”    董飞卿朗声笑起来。    叶先生问道:“解语呢?那个没良心的,今儿怎么没一起来?”    董飞卿和声解释道:“说了,过两日就过来看您。她不是开了个香露铺子么?每日带着一群人做香露香料,跟月宫里那只兔子似的,一天到晚拿着个小锤儿鼓捣花草药材。”    叶先生听他说的有趣,忍俊不禁。    董飞卿陪着先生用过午饭,告辞回家。    蒋徽坐在书房的凉床上,身边几册话本子,手里拿着一本。    “写的怎么样?”董飞卿走过去,歪在她身侧。    蒋徽弯了弯唇角,“有一两本有些意思。”    “好几年了,你都没正经动笔写过东西。”董飞卿道,“是真的没那份儿兴致了?”    “有兴致,”蒋徽诚实地道,“只是没有想写的故事。这一段过来,倒是起过动笔的心思。”    “那就写。”他态度爽快,“七事八事的,家里这么多人,交给我们就是。香露香料的方子,交给郭妈妈就是。她总会为了你,带着人尽心竭力地做好。”    “等心里有谱了再说。”蒋徽道,“眼下总有心里打鼓的时候:所谓的文采,到底是用词清丽亦或华美,还是平实直接,拿不准了。”    “怎么顺手就怎么写。”他说,“总会有人喜欢有人厌。你就把心放下吧,再过多少年,也是有人夸你,有人贬你。”    蒋徽笑出来。    有小丫鬟在门外通禀:朱玉来了。    夫妻两个起身,到厅堂见客。    朱玉落座后,先是问董飞卿:“上次给阁老的折扇——”    董飞卿失笑,“阁老说很不错,手法很细致,扇面儿也不错。正好到夏日了,他用得着。让我跟你说,辛苦了。”    朱玉喜上眉梢,嘴里却讷讷地道:“那就好,阁老瞧得上就好……”    董飞卿强忍着才没笑出声。    朱玉过了兴奋劲儿,说起来意:“叶先生要开书院的事儿,姐夫也没少跟着张罗,日后是不是也会到书院教书?”    董飞卿道:“只是凑凑热闹,领个差事。”    “那就好。”朱玉眼巴巴地望着他,“我能不能也去书院读书?”    董飞卿微不可见地蹙了蹙眉,“你去做什么?家世摆在那儿,你又不用考取功名。”    “这话说的。”朱玉笑道,“不科考就不能多长点儿学问见识么?再说了,你要是在书院有差事,不定何时,阁老就会过去瞧瞧你,我也能顺道多瞧见阁老几回不是?”    “……”董飞卿无语。    蒋徽莞尔而笑。    “姐姐,我说的对吧?”朱玉眼含恳求地望着她。    “听你姐夫的。”蒋徽不需与朱玉见外,便笑着起身,“你这回过来,我也瞧出来了,没我什么事儿。你们说话,我失陪了。”    朱玉实诚地道:“也行。”    蒋徽笑着睨了他一眼,心说你个孩崽子,真是有了姐夫不要姐姐啊。    朱玉磨烦了董飞卿大半晌,到底是得偿所愿,走的时候眉飞色舞的。    晚间,唐修衡邀董飞卿到别院说说话。蒋徽不需想也能确定,要谈的定是曾镜一案相关诸事,因此,只是叮嘱董飞卿:“早点儿回来。”    “晚不了。”董飞卿抚了抚她的颈子,大步流星出门。    蒋徽想着,修衡哥要他在别院相见,大抵是想与他好好儿喝一场。她从不会反感这种事,觉得就算是女子,要是有投缘又都爱喝酒的人,时不时聚在一起喝几杯,也是一桩美事。    但是,得给董飞卿备下醒酒汤。    她去了厨房,亲手给他做了酸笋鲫鱼汤,随后有了下厨的兴致,做了两荤两素,一道汤。    走出厨房,唤人摆饭,到了天井的时候,她听到两道脚步声,还有友安满带欢喜的语声:“夫人,夫人,大、大公子来了!”    这小子磕巴的时候,都是有喜事。蒋徽循声望过去,就见身形颀长挺拔、俊朗之至的男子笑微微地走向她。    “哥?”蒋徽喜形于色,“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